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04年第12期
编号:11052704
感悟人生之秋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1日 《现代养生》 2004年第12期
     人的生命,跟季节一样,也有个自然的四季: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命程序。对你对我,对官对民,对富对贫,对男对女,如此等等,都是一样,在这方面最公开最平等没有争议。当然,更没有办法来拒绝。

    人们往往把步入老龄阶段喻为人生之秋。我用亲身的感受说,少年是人生的起步,老年则是人生的高度,是用孩提的欢笑,青春的脚步和中年一串串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与可贵的老年比起来,花季不过是一个序曲,青春是一个铺垫,中年是一个短暂的准备过程,而只有到了老年,人生才真正步入了正文。

    人生的秋天是成熟的,老年是金色的。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都赞赏这个人生之秋。梁实秋曾说:“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是老年时代。因为,老年时代是思想最成熟的时代。”他以孔子为例证:孔子说他七十岁才能“ 从心所欲,不逾矩。”萧伯纳也说过:“ 60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人过了60岁照样可以有作为,这种看法是有客观根据的。歌德的名作《浮士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是老年时的作品。齐白石、张大千等许多艺术家都是年过六十以后才炉火纯青,步入大师殿堂的,令人感到老有所为并非是虚妄的慰藉。
, http://www.100md.com
    人生的秋天无限好,催人勿忘晚节香。一生未曾虚度,暮秋更不敢轻抛。有许多老人犹如老树发新枝,有着矢志不渝的追求,年老更显才华,使余热生辉,发奋有为。著名军事文学家魏巍71岁(1991年)离开工作岗位,运用他丰富的写作经验,花费6年时间,写成长篇小说《火凤凰》,并在他80岁时汇集出版了400余万字的《魏巍文集》。被我国经济学界誉为“四大花旦”之一的于光远,有上千万字的著作,都是他退休以后写成的。84岁的他破天荒地开始学电脑,85岁时用电脑写作,86岁时开通了“ 于光远网站”。大书法家、著名学者启功不少有分量的学术著作也都是70岁以后写出来的。著名科学家竺可桢83岁时完成了《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巨著。水稻专家袁隆平70多岁了还在奋力攻关,从事中国超级水稻杂交的研究。由此可见,老年人,虽然失去了春天的鲜艳,但仍拥有金秋的丰盈。

    不过,也有不少退休老人发出这样或那样的叹息:“ 现在老了,不中用啦”、“ 我是等死队员了”等等。这种心态很不正常,不但不利于健康,反而还会加速人的衰老进程。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规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人老心莫老,老年人要用一颗不老的心去对待晚年,花甲不是黄昏的末日,要把它当成新的起点和新的征程。老年不是衰落期,不是停步期。老年是生命旅途中继续前进的新阶段,是人生金灿灿的季节。

    “莫道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它意味丰满充实,老人们应以淡泊的心理,健康的情绪去品味人生之秋,以期惜时如金,可学可为,可轻可重,可出可入,可庄可谐。到了人生之秋,尝遍了社会的各类滋味,看尽变幻风云之后,悟透“ 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五欲已销诸念息”(白居易),一切的一切由苏东坡一言道破:“身无病,心无忧,乃人生至乐”。

    “ 莫叹阳春美景过,更有红枫染秋山”。愿这句诗时时鼓励老人们珍惜人生之秋,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百拇医药(李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