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1990815
丹道学与气功健身(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0年第12期
     “三教合一”的气功,主要源于道家吐纳导引术和道教丹鼎派的丹道功(内丹功),亦即我们常说的神仙家。

    儒家来自于道家,儒教来自于道教,儒家儒教“修身养性”、“圣学知止”、“外王内圣”等功理功法完全来自于道家道教,这里不多说。

    道教门派林立,“道法三千六百门,道外九十六种”,加之“旁门左道”,可谓不计其数。万法归宗,修道入门,首要之务不过就是“筑基炼己,固本培元”。气功界称之为“入静”。

    《丹经》云:“所谓‘自己’的真义,乃是人类本来的虚灵。虚灵动了,叫作意;虚灵静了,叫作性,对于它的妙用,称作神。意、性、神全是关系于动静二机。但是在它未发的时候,却浑然如太极,到这个地步,方把它当作珍贵之物,而称它为‘自己’。时常收回在外活动的心,而现出来的虚灵,就是炼己修行。”又云,“要知炼己者即炼心也”。

    何谓心?心即“中”,即“正”,即“空”。《丹经》云:“夫此清静体中,空空荡荡,晃晃朗朗,一无所有,一无所住。心体能知,知即是心……心本虚寂,至虚至灵。”又云,“人心即天心,天心本无,惟人自召”。可见,心是修道炼丹(仙)工程次第中的体悟与体觉。故有的丹书上也说成“正觉”、“正念”、“虚静动直的直觉”。
, 百拇医药
    直觉反映了我们与道之间的联系。要想与道同行,必须跟着感觉走,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凭良心办事做人。我们说,这种“良知”、“良能”就是“心”。

    《丹经》又云:“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可见,“心”客观上不存在,只是功中“体中”、“体正”、“体空”的“实感”。

    何谓神,神与心有何关系。神分先天元神和后天识神。《丹经》云:“元神不知不识,对人而言,与生俱来不生不灭,对道而言,无始以来不生不灭……识神乃思虑之神。”《丹经》又云,“识神与元神混化,终生不离。”

    对“道学”、“丹道学”而言,神指的元神而不是识神。《丹经》、《道藏》处处可以看到“心为神室”、“心为神明之府”、“心是使气的神”等等说述。不难看出,神与心、心与神乃一回事。

    何谓性,性与心有何关系。《丹经》、《道藏》上处处可以看到“心为性内之神”,“且性者,心之所生”,“性者心内之神”,“无赋之性,元神也”……一位先辈真人说得好:“心之与性原不可分。以主宰而言,谓之心,以其生生之理而言,谓之性……悟其性而知其心,尽其心而知其性。”不难看出,性与心、心与性、乃至于神,全然都是一回事。
, 百拇医药
    上个世纪末,气功热达到顶峰,五花八门的功理功法达2000多种。一言以蔽之,气功入门,不过就是“内视”、“返听”、“意守丹田”“意注夹脊”、“默念咒语”、“专注数息”、“以意导气循经走脉大、小周天”、“存思”、“背咏经文”,包括释家“空想”、“冥想”、“思维外放”等等,不一而足。探究起来,它是利用人们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令其妄心杂念纯化、单一化,进而使心清静下来。说透了,都是些“入静”的假法。

    心清静下来会带来什么

    数万卷《丹经》、《道藏》、《藏外》,处处可以看到“(妄)心死神活气自内生”,“神返身中气自回”,“神自入彀气自生”,“神凝气聚”,“神即气枢也!神能常凝,气无不聚”,“心清意静气自内生,不求他家,本来自有”,“吾身之气,四肢百骸原是贯通,不要十分着力,于此外摄识神,断除妄心,然后气生………‘外想不入,内想不出,自然神不外游,真气不散,而得涵养丹田之中”,“心神凝定,气无不在”……
, http://www.100md.com
    以上引言,全是些高道仙真在实修参悟中的体觉体认,没有半句虚言。但是,得出个结论:心的清静(净)必然带来气的生生。这个气在丹经道书上说成“真气”、“元气”、“精气”、“肾气”、“祖气”、“紫气”、“真元之气”、“真一之气”、“浑元一气”、“太乙之精”……儒家称“浩然正气”等等。说透了都是些术语隐语,假譬喻辞。有的丹书上将其写成“炁”,即无水无火无中生有之意。

    一位先辈真人说:“吾心自静。心静气自静,气静自下沉,下沉自与祖气接,自得通流一体,自于天地太虚同一呼吸,那有不得长生之理。”

    蜀八仙钟离权说:“心清意静天堂路,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见,心清意静,真气长存,身心安泰,百病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炁的“生生易理”,科学界至今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尚处在探索之始。但是,这个“真气”来自于先天却带有后天物质性。并与水谷脾胃生化之精微有关。这就令人不得不想到,先天气的亏损可以由后天营养来补充。故药补、食补、药膳以及生物保健品的合理摄入辅以气功的修炼,自然起到一定的作用。实际上《古丹经》早有“早期修道炼丹(仙),则先以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灵药芝草,延益寿命”的记载。唐代药王孙思邈说:“人过四十必须进补”,结果他活到110多岁。上个世纪末,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美国药理学家弗奈戈特等3位学者研究发现,所谓的真气即肾气,它是“自由氮一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就是维持整个人体代谢和协调的原动力,它可延续。肾功能活力和强度以及持续时间,延续人的生命活力,促进人的健康长寿。可见,修炼气功不要忘了“进补”。
, 百拇医药
    《养生延命录》曰:“凡养生要在于爱精,若一月施精,一岁二十四气施精,皆得百二十岁。若加药饵,则可长生。”

    《御女损益》曰:“道以精为宝,阴阳贵合道,时(古代‘时’为一个月)一泄,精气随长,不能使人虚损,故健康长寿。”

    《玄觉丹道阴阳双修》曰:“内功炼养首要宝精,精为命根,精盈则长寿,精漏必丧失……”又曰,“精不漏泄,气不亏耗损,神不消散,命功之旨”。

    蜀八仙吕洞宾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方为真,万病皆由肾病起,人死多在精竭时。”

    以上这些“警言”、“古训”,对于今天修炼气功者依然是很重要的,即“宝(保)精”。

    数万卷的《丹经》、《道藏》处处都可以看到“真意”、“微意”、“正念”、“正觉”、“真火”、“文火”、“黄婆”、“媒娉”、“中土”、“灵质”、“过桥介质”、“过桥元一”、“神而神”、“不神之神”等等,又是不一而足、假名托喻。所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之真意正念”,或日,“觉而勿着之真火正觉”,全然在“恍兮惚兮,渺渺冥冥,浑浑穆穆,惺惺寂寂”的功中“不即不离,勿忘勿助”,游离在元神和识神之间。既不是元神也不是识神的真意正念“运作”,似乎起着中介媒体的作用……气功界把它说成“灵魂思维”、“先天意识”,虽说不太确切,倒也有点那个意思。

    整个修道炼丹(仙)中,“阳气发动,防漏采炼,运转河车,抽添沐浴,长养圣胎,移谷上院,待召飞升,羽化升天,乃至最上一层‘聚

    共2页, 百拇医药(朱伯伦)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