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8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231593
刮痧之“痧”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8年第4期
刮痧之“痧”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刮痧来治疗疾病,至元、明时期,刮痧疗法已在民间广为流传,现代人更是将刮痧应用于防病治病、美容美颜等多个领域。

    痧,是指感受时令不正之气,或秽浊邪毒及饮食不洁所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病证。又称痧气、痧胀。临床上以突然头晕、头痛,脘腹胀闷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四肢挛急,甚至昏厥,唇甲青紫,或于肘窝、颈前两旁出现青紫痧筋为特征。直观地体现为刮痧时,刮痧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中渗漏出来,停留在皮肤和肌肉之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痧”。出痧可以迅速改善微循环障碍。

    红色的痧痕来自于血液,并不是刮痧损坏了毛细血管。在有微循环障碍的部位刮痧时,刮拭的按压力挤压着毛细血管,血液便从毛细血管壁间隙渗漏、外溢至皮下组织间隙,这就是出痧的过程。当刮拭停止,按压力解除时,出痧也就随即停止。

    不要强求出痧,不出痧也有效果。气滞血瘀型的“实证”刮痧后会迅速出痧,而且出痧较多;气血不足的“虚症”,刮拭后不容易出痧或出痧很少,这种情况不可强求出痧,只要刮到毛孔开泄,局部发热就有治疗效果。

    刮痧的部位、时间的长短、采用的力道甚至工具,与接受刮痧者的身体情况有着紧密关系。常用的刮痧工具有牛角、玉石、砭石,家庭中也用銅钱、银元、瓷汤勺、蚌壳等。刮痧时最好配合刮痧油一同使用,如果没有刮痧油,可以用水、酒、香油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