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0年第3期
编号:12040289
为人处事要讲“诚信”(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0年第3期
     诚信,即诚实守信。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倡导的为人处事的道德规范。《礼记·大学》中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宋代朱熹认为“诚意,是真实好善去恶,无夹杂”。意思是说,诚的含义是不自欺欺人,能真心实意地为善去恶,不弄虚作假。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言行一致,忠于自己的诺言和义务。汉代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相传周文王所作的《周易》中就有“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这表明,早在殷周时代,“信”就已是重要的道德规范。

    诚实无欺——切道德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诚实无欺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孟子说:“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追求诚是做人的准则。宋朝周敦颐在《通书·诚下》中言:“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意思也是认为诚实无欺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是一切道德修养的前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记载这样一段话:“学者不可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这段话也是说明诚实无欺是一个人做学问、干事业、自我修身养性、与人交际的根本道德规范。

    诚信无欺在政治品德上的表现是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公元165年,汉桓帝下令在全国搜捕党人,并宣布举报者受赏,知情不报者同罪。原来汉桓帝时宦官专权,一些正直的大臣和名士联合起来反宦官、抨朝政,被诬为结党营私。搜捕诏令一下,各地监狱人满为患,也有一些小人乘机挟嫌报复。平原郡长官史弼数次上奏本说明本郡无奸党作乱,惹怒上司,上司限三天内抓到党人,否则同罪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