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4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640572
宫颈癌病理因素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10期
宫颈癌病理因素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摘 要】目的:对宫颈癌的病理因素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为提高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抽取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宫颈癌病理因素和淋巴结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有80例患者被检出发生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为30.77%。通过研究发现,宫颈癌患者的病例分级 、病理分期、肿瘤直径等因素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联系,且各因素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率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病理因素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密切,而且转移率会受到疾病分期、分型、肿瘤直径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妇产科医生引起高度关注。

    【关键词】宫颈癌;病理因素;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随着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再加上现代女性的压力逐渐增大,宫颈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乳腺癌[1]。发生宫颈癌之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现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探讨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我院选取去了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抽取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癌的临床诊断标准,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她们的年龄在28岁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10.3)岁。从她们的肿瘤直径来说,≥4cm的有128例,还有132例为<4cm。从她们的病理分级来看,82例为Ⅰ级,102例为Ⅱ级,还有76例为Ⅲ级。从她们的临床分期来看,28例为Ⅰa期,112例为Ⅰb期,85例为Ⅱa期,32例为Ⅱb期,还有3例为Ⅲ期。其中腺癌80例,鳞状细胞癌180例。

    1.2 研究方法

    对260例患者的资料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她们的一般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并分析不同病理因素对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肿瘤直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组织类型等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当P<0.05时,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淋巴结转移情况

    在本组260例患者中,共有80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为30.77%。其中有52例患者只发生了1组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约为65%;还有28例患者发生了2组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约为35%。有32例为闭孔淋巴结,所占比例约为40%;有18例为髂总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约为22.5%;有12例发生在腹股沟,所占比例约为15%;还有18例发生在其他部位,所占比例约为22.5%。

    2.2 不同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的关系

    经对比发现,患者的肿瘤直径越大、病理分级越重、临床分期越高,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就越高。而且以上3个指标之间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具有均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3所示。

    3 讨论

    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淋巴结的转移会对宫颈癌的预后效果产生巨大影响,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预后效果要显著优于发生转移的患者。所以要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效果,就有必要对淋巴结的转移进行预防和控制[2]。

    目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诱导因素研究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众多。有相关的文献报道显示,宫颈癌中病理因素,例如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和临川分期等因素和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3-5]。在本组研究中,为了探讨宫颈癌的病理因素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意见,我院随机选取了260例患者,对她们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30.77%的结果,和其他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6]。另外,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直径越大、病理分级越重、临床分期越高,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就越高,证实了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为影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不同组织类型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表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组织类型等无关[7-8]。

    终上所述,宫颈癌的病理因素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密切,而且转移率会受到疾病分期、分型、肿瘤直径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妇产科医生引起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荆洁线. Evaluation the value of uPAR of serum and tissue o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A].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2012年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学术大会与国际肿瘤转化医学论坛暨第七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集[C].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2012(01).

    [2]吴少勇,安云婷,吴云燕等.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江西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首届浙赣两省肿瘤研究交流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江西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12:3.

    [3]潘秀玉,艾文霞,熊慧华等.ⅠA~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06(26):686-691+696.

    [4]翁玉英,林东红,吴荔香等.宫颈癌cyclin G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07(31):616-619+623.

    [5]谢小平,揭志刚,刘逸等.胃癌淋巴转移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对胃癌手术方式选择的作用[A].江西省医学会、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西省第二届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江西省第十二次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江西省医学会、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2(05).

    作者简介

    赵国宏(1967-),现为白山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