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125762
36例小儿心源性休克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童 凡 刘 涛 施丽萍 孙眉月
第1页

    参见附件(445KB,4页)。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36例心源性休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起病症状因年龄、原发病不同而异。不同原发病休克出现时间不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T)为(62.2±12.9)h,心肌病(CMP)为(42.0±23.0)h,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CF)为(20.3±11.1)h,暴发性心肌炎(FMC)为(15.0±7.8)h。休克早期均有心音低钝,15例(41.6%)伴奔马律,17例(47.2%)需心肺复苏。所有病例心脏超声测定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短轴缩短分数(fractionalshortening,FS)均下降,分别为(0.32±0.11)、(0.14±0.05)。35例(97.2%)有心胸比例增大(0.74±0.04),34例(94.4%)合并心律失常。入院治疗后休克持续时间为预后相关因素(P=0.002,Wald=9.91)。液体复苏在严密监测下进行,ECF、FMC、CMP复苏液量分别为5.25ml·kg—1·h—1、4.48 ml·kg—1·h—1、4.75 ml·kg—1·h—1。结论 小儿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凶险。早期做床边心脏超声、胸片、心电图检查有助诊断。治疗后休克持续时间为判断预后的指标。治疗除针对原发因素外,液体复苏亦有其特殊性。

    [关键词]儿童;心源性休克;临床特点;预后;治疗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45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