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养生月刊》 > 2006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1125629
静坐法精义(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日 《养生月刊》2006年第6期
     何而入?答,从檀波罗蜜入。问,佛说六波罗蜜是菩萨行,何故独说檀波罗密?云何具足而得入也?答,迷人不解五度皆因檀度生,但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问,何因缘故名为檀度?答,檀者,名为布施。问,布施何物?答,布施却二性。问,云何是二性?答,布施却善恶性,布施却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罗蜜,名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问,若心住净时,不是著净否?答,得住净时,不作住净想,是不著净。问,心住空时,不是著空否?答,若作空想,即名著空。问,若心得住无住处时,不是著无所处否?答,但作空想,即无有著处,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者,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物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