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05年第4期
编号:11117873
吃深海鱼当心“雪卡”毒素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05年第4期
     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由一种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毒素,粘附在海藻或死去的珊瑚表面,能抵受高温。毒素一般沿食物链向上传,小鱼吃下带有毒素的海藻→小鱼被大鱼捕食→大鱼最后被人类捕食。

    沿海地区由于环境的影响,植物区系发生变化,有毒藻类或其他浮游生物盛长时,可使附近海域内许多原本无毒的鱼类在肝脏等内脏器官中带有毒素。鱼类本身并不致病,但可使进食这种鱼类的人中毒。这些毒素的来源、性质目前还待进一步研究,其中已被发现的就有“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中,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的老虎斑、东星斑、苏眉等石斑鱼均有可能带有“雪卡”毒素。由于“雪卡”毒素属于获得性毒素,并非鱼类与生俱来的,因此鱼体内含有“雪卡”毒素毫无规律性——同一海域同一种属的鱼在某个时期有毒,另一时期可能无毒; 同一种鱼因栖息环境不同而可能有些有毒,有些无毒;有些鱼种可能鱼小时无毒,而鱼大后有毒。正是由于鱼体含毒没有明显规律可循,因此容易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雪卡”毒素中毒对人体危害很大,据研究报道,轻者出现消化道症状,严重的可出现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休克,甚至呼吸麻痹死亡,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中毒后症状一般在食后2~10小时出现,病程2~3周,主要症状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绞痛、排水样便、唇周麻木、膝关节酸痛、小腿肌肉刺痛、瘙痒感及双手温度感觉倒错(即手触热物有冷感,放冷水中则有热感或“电击样”感觉)等。

    另外,“雪卡”毒素中毒目前在治疗上也没有特殊方法,所以应以预防为主。为安全起见,应慎食深海鱼(泛指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周围和近海海岸的鱼类,如西星斑、老虎斑、杉斑、苏眉等石斑鱼)。一定不要吃鱼的内脏,吃鱼前一定要把内脏,尤其是卵巢剔除干净。此外,由于深海鱼一般体积较大,因此简单而言,吃“小鱼”普遍比吃“大鱼”安全。, 百拇医药(陈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