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0年第5期
编号:11968893
建筑大师张开济:建筑的哲学人生的哲学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10年第5期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记者敲开了红色建筑大师张开济老先生的家门。听到有客来访,身材高大、戴一副老花镜的他精神奕奕地迎了出来,“请坐,请坐!年轻人。”

    “我是1912年生人,祖辈世居杭州,但我出生在上海。”一落座,一脸慈祥的张开济同记者聊了起来,没有半点大师的架子,“小学时我成绩很差,坐过‘红椅子’哩!”

    据张开济回忆,1918年秋至1924年夏,他在杭州盐务小学就学。那时学校里把学生成绩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每个学期末学生成绩发榜时,在丙等最后一个学生的姓名前打一个大红钩,表示钩内学生成绩及格可以升班,丙等最末一名学生就被称为“坐红椅子”。“我的小学成绩仅免于留级而已,但小时的我却沉迷于画画,而且乐此不疲——虽未废寝,却常常忘食。当时自己也没想到这一爱好却成为自己日后选择学习建筑的一个重要因素。”张开济对自己的这些“绝对隐私”口无遮拦,讲到高兴时笑起来颇似顽童。

    健谈的张开济,思维敏捷、笑容可掬,对自己的生平一点也不含糊,让记者无法相信面前同自己聊侃的是一位年届90岁高龄的建筑大师。
, http://www.100md.com
    作品:实而不华是设计的真谛

    天安门城楼是明、清两朝宫城外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广场如今已是举行重大节日庆典和群众集会游行的政治性场所,也是新中国政权中心的象征。于是,这里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无与伦比的政治地位、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高度浓缩,为中外人士瞩目和神往。在这个政治广场上,天安门观礼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优秀建筑便出自建筑大师张开济之手。每每谈起这些建筑物,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张开济无比自豪。

    1954年初,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外金水桥与天安门城楼之间建造观礼台,以便嘉宾在此观看广场上盛大的阅兵式或群众集会游行。

    “我认为既然是国庆或‘五一’才启用的观礼台,就是一个实用性问题,越不起眼越好,没有必要建得富丽堂皇,那样只会喧宾夺主,破坏了天安门的古朴形象。一般人眼中的天安门城楼可能没感到有一个什么观礼台存在,好像本来就是那样的,这就是我的成功。一个建筑该当配角的就当配角,观礼台就是天安门城楼的配角。建筑设计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个设计,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张开济在天安门观礼台的高度、体量和色彩等方面上进行了强有力的控制,才得以使这一工程尽量“无声”衬托出天安门城楼的高大雄伟。在这样一个看似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中,张开济以最低调的方式交出了几近完美的一份答卷。这“无声胜有声”的作品,使观礼台实现了与历史文物建筑的成功对话,也清晰地显现出建筑师炉火纯青的设计控制力。
, 百拇医药
    能够成为一个建筑师是很荣幸的事,因为建筑物的寿命比人的寿命要长得多;相比之下,人不过是历史的过客。正像人们所说,建筑师把他的精神与情感用砖瓦土木的语言固定下来,会成为一个时代、一种文明的记录。位于北京三里河路以西的钓鱼台国宾馆,这栋用来专门接待外国元首的宾馆,也是张开济的建筑设计经典代表作之一。宾馆坐南向北,透过大玻璃窗户,往南看是室外大面积的湖水和桃园,往西看是著名的“养源斋”古建筑,与室内庭院的水池、绿化、叠石、流水等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建筑造型既轻松活泼又层次丰富,起伏有序。建筑本身与室内装修,不失中国民族风格和高雅宁静的气氛。

    “走进国宾馆,感觉到古典和现代的交融,非常好地体现了北京的古都特色。”听到笔者的夸奖,张开济眼中闪出兴奋的光芒:“这正体现了我当初的设计理念。你看看钓鱼台宾馆的正门,不厚重,好似敞开怀抱迎接四方宾客。设计之初,有些建筑师认为应该将大门设计得高大庄重,戒备森严——我坚决反对,既然是国宾馆,就要多一些园林气,少一些沉重。”

, 百拇医药     家居:因人制宜、园地制宜是关键

    听老先生聊到兴处,觉得他不像建筑师,倒更像诗人、音乐家。细细想来,其实建筑本身就是凝固的诗、凝固的乐章。

    笔者担心张老年高体弱,不宜长时间攀谈。可是笔者在对话中倾听,感受颇深,又不忍卒听。老先生也意犹未尽,未能尽兴,不由又从住宅的本身设计“畅谈”到室内装修与装饰。

    他说,无论居室内部装饰时尚如何千变万化,但得有两个基本点:“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中的“地”指居室的面积和高度。现在有些人喜好吊顶,还在上边挂个大型吊灯,墙四壁还加上护墙板,这样使得原本可能并不宽绰的室内空间更显“小气”了。要是再摆上一套一度很流行的大而无当的沙发,则整个房间就更显拥挤了。“因人制宜”的意义就是住宅内部的装饰,应该反映主人的不同爱好、趣味和文化修养。可是令人失望的是,现在多数家庭的内部往往是大同小异,因而不能充分反映主人的个性;相反地却反映了一种共性,那就是一味摆阔,互相攀比。总之,室内装饰应该提倡百“家”争鸣,避免千“户”一面。
, 百拇医药
    走进他的寓所,宽大的窗户令人顿感舒畅,阳光从窗外射入,均匀地洒落在各个角落,那股来自大自然的温暖,令人心旷神怡。拉上窗帘,房间显得雅致、温馨,白色的墙壁,棕色的家具,于现代化风格中透露着古典与浪漫。墙壁上,窗台上,电视机旁分别用挂画、盆景、小摆设点缀,屋中充满了活力和浓郁的人文风情。张开济对着客厅临窗的台面上摆满的相框指点,“你看,这是我们一家四口在耶鲁大学校园里照的全家福,家庭是我的最爱”。

    生活:一半是爱好一半是睿智

    “我老伴小我11岁,江苏无锡人,但生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与岭南大学任过教,后去台湾,到1950年才回北京。我当年结婚才花了30块钱。”谈起老伴,张老似乎回到甜蜜岁月。“她家境富裕,从小知书达礼,温文尔雅。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一个是你的职业,一个是你的婚姻——这两方面我都是走运的。”

    1951年,张开济同孙靖结为连理,夫唱妇随,相濡以沫。张开济深爱母亲,也尊重女性,因此孙靖在家里地位很高。婚后她在家相夫教子,也曾短暂兼职于街道和银行代办。孙靖婚后方习厨艺,操持家里一切事务,且有一特长便是拆拆弄弄修理电器。张开济基本不用操心家里的大小事情,一切有贤内助支持。不过,孙靖认为:“我就可惜一件事,假如结婚后就跟他学画图的话,一定不比他差……”
, 百拇医药
    张开济攒了满屋子老四合院里的明清木制雕饰,多得谁也数不清,这些潜心收藏的宝贝自然在居室中唱起了主角。收集从古建筑、古家具上拆下来的木雕装饰,那些古建筑、古家具已被毁了,而那些木雕、木刻装饰还栩栩如生。张开济把它们弄回家摆满一屋,挂上四壁。

    真的,走进张开济的家,就似走进一个小型木雕博物馆。木雕图案中,有人物、风景、花鸟鱼虫,也有房屋庭院、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有飞禽走兽及各种图案造型。由于木质坚韧,故做工更为细腻,线条也更为流畅,人物和动物的表情栩栩如生,其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美令人折服。这些雕饰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犹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令人眼界大开。

    张开济还有一个爱好便是旅游。“我同老伴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与世界各地。老年人有条件最好出去走走,散散心,感悟人生的美好,也利于身心健康。”
, 百拇医药
    已是耄耋之年的张开济腰不弯、背不驼,精神矍铄。老态当然是免不了的,然而,张开济的思维却异常敏捷,观察事物的能力仍不减当年,而且时不时地还能冒出几句非常得体而又意味深长的“张氏幽默”,他的幽默常常是拿自己来“开涮”。有一次,在饭桌上闲聊时,他的老朋友杨永生问他,“文革”期间红卫兵批斗你,搞得那么凶,连人格都被损害了,被侮辱了,你是凭着一种什么信念挺过来的?他当即答日:“不要脸!”。看来,这三个字是张老“文革”时期就已抱定的一种信念。而我们中国人往往因为爱面子而误了不少事,有时甚至连生命也给搭进去了。

    还有一回,在哈尔滨开会,会议室在五层,没有电梯,有人一边扶他上楼,一边说:“今天可辛苦您了啦,要爬这么高的楼梯。我扶您慢慢走。”他笑着说,“没关系!我这个人就喜欢向上爬!哈哈!”他很快把话题反过来说。

    善幽默,妙语连珠,常常引起哄堂大笑,他却一笑了之。善著文,往往能用成语或几句贴切的语言画龙点睛,来形容一件复杂的事物。看问题比较尖锐、敢于直言,但思想不失开放,待人不失随和而诚恳,推心置腹。这便是一代建筑宗师张开济。

    2006年9月,张开济因病在北京逝世。他走了,但他把人生的哲学和精神融合在了许许多多的红色建筑上,天安门观礼台、国家博物馆(原名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建筑群、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济南南郊宾馆群等多个标志性建筑,都体现着他人生哲学和建筑哲学的完美结合。, 百拇医药(吴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