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200072
第六部分 中小学生生活与社会适应指导(第二讲)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4期
     第三要善于欣赏别人。欣赏意味着提高对方的价值。“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因为只有钟子期欣赏他的价值。欣赏应是及时的,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第四要自尊、自强。这是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的基础。 阿谀奉承只会使人产生厌恶,“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就是交往中最恰当的表现。

    (二)把握交往过程的要点

    掌握交往规律,恰当地把握交往过程的要点,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主要有几点应注意:

    ——突破心理防护圈。人们与陌生人交往很自然会产生警觉和紧张,担心受到伤害。为此,一定要有强烈的交往动机意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并且要采取行动,如走近、握手、帮助等,以此开始心灵的接触。

    ——自我介绍。 让对方记住自己。一位盲校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时大声地说:“我身高1.65米、烫发、穿着一身新衣服,平时总爱戴一副茶色眼镜。我的特点是:说话爱笑,大家能记住我吗?”同学们大声地笑着回答:“记住了!”这个介绍使那位同学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全班同学的心中。

    ——接待。瞬间形成的印象是带有概括认定性的,而且难以磨灭。以人际交往中的“接待”艺术来说,富有魅力的接待一要有声音,诚挚、殷切的声音,本身就塑造着接待者以至一个组织者的形象;二要有表情,或微笑、或同情、关怀,都是对来者心情理解的反应,是沟通的第一步;三要有行动,包括起立、敬茶等礼节性行动和立即办事的行动。

    ——学会倾听。善于交往的人常通过“倾听”这种情境去争取人心。倾听中恰当的语言、表情、动作反应会增强对方的信心,调节气氛,增进感情,切莫“心不在焉”。

    ——运用多种途径表意。我们有时过多地依赖“说理”途径,而使对方产生“被训斥”的反感。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发现一个孩子打死一只小鸟后,把大家带到树林里,找到一个鸟巢,看到嗷嗷待哺的小鸟时,他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救活它们了”。此时,孩子们懂得了“善良”的重要,那个孩子因此也悔恨自己的行为。在交往中,对某些问题的意见,同学们也可以用行动来表达。

    ——当好“主持人”。交往中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展现每个人的特长,留下美好的回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人,总是能在这种场合不动声色地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去实现角色的转换、活动的调度、气氛的调节等,使整个交往过程围绕目标和谐而统一地进行。

    ——适时告别。“没有不散的筵席”,交往活动目的达到,高潮已过就应结束; 或者虽未达到目的, 但继续下去也不会有结果时也应结束。告别应遵循:(1)回味律:这次交往是愉快的,留下欢乐回忆,而不是厌恶的感受;(2)激励律:希望再次交往, 而不是唯恐断不了联系; (3)补偿律:交往中没有满足的遗憾,可通过告别时的礼节来补偿。如双方都很满意时可以送客到房门外即可分手;若客人有些期望没实现,可送至大门外以显示主人的真情,表明自己的歉意。

    四、中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辅导

    “休闲”是指每个人在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后,剩余的时间完全由本人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人的行为和活动就是休闲生活。为了杜绝有害休闲行为的产生,防止消极休闲行为的出现,让学生学会积极休闲,休闲生活中的心理辅导就越来越受重视。

    (一)在休闲中学会关爱,勇于负责

    在休闲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关爱,勇于负责。一是自我关爱。学校可通过广播和专栏,播发最新的适合中学生的影视节目、书讯、展览、度假胜地和休闲服饰等信息,正面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设计程序、自我管理,培养和强化自我意识。在休闲活动中即使犯了错误,也不逃避责任,而是从中吸取教训,防止同一错误一犯再犯。二是关爱他人。学校可成立休闲协会,下设若干个俱乐部。通过广播动员,号召学生人人参与,自己组织开展各类休闲生活。对报名的参与者,就向他们宣传活动中可以做哪些有益的事,学会关爱他人,而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的事一定要避免发生。通过这些教育,让参与休闲活动的学生明白什么是自己的责任,自由地行使权利,自觉地履行义务,自主地负起责任。三是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在学生尽责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到幸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从满足别人的愿望中得到满足和欢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责任心得到锤炼,责任感得到加强,关爱之心得到升华。

    (二)在休闲中学会消费,合理用钱

    在休闲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生活习惯,让学生学会消费,合理用钱。学校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消费心理辅导。对于将钱用于玩乐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一下,玩了后有哪些收获,哪些游戏玩了后可以益智,哪些游戏玩了后只给人带来一时的快感,甚至是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让学生自己抉择,该怎么玩,该怎么花钱。对于用钱讲排场、摆阔气的学生,则给他们讲一些如居里夫人在获诺贝尔奖金后,依然保持节俭等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克勤克俭的故事。并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劳动与金钱的关系,了解家长工作的艰辛,知道钱的由来,让学生悟出劳动创造财富的可贵,计划用钱的必要,不应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不该在高消费的轨道上滑行……通过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指点,引导学生,让学生面对现实,了解自己,让他们自己做出最后的选择。

    (三)在休闲中学会健体,积极运动

    常言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休闲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课余时间如何玩,玩出健康,玩出水平,让自己的能力、见识、身体等诸方面都有所提高。这里,让每个学生行动起来,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的孩子不喜欢运动,不是觉得累人,就是觉得危险,他们怕苦畏难,退缩成运动场上的落伍者,这时老师就要对他们进行个别心理辅导,让学生知道体育与智慧的关系密不可分,保持身体健康,就一定要参与运动,这是客观规律,也是自然法则。多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益智的体育项目,能使人变得更聪明,在学习上更得心应手。举一些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看到体育运动给人带来的好处,再身体力行,以教师自身为榜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电视健身操,结伴游泳,打球等。要制订计划,确定恰当的运动量,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休闲时,能自觉参加一定的运动,激发生命潜能,激扬创造个性。 (朱桃英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