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9783
爱他就任其挣扎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4期
     朋友送给我一个蝴蝶的茧。据说那会变成一只紫色的美丽蝴蝶。

    一天,那蛹破了一个小口,我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什么进展。

    又过了一会儿,它好像精疲力竭了,停了下来。我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拿出一把剪刀,把剩下的那部分剪开了一道口。

    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

    然而, 它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展翅飞翔。它战战兢兢地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个肿肿的小虫。我想,也许过一会儿,它的翅膀就能完全展开, 它就会像一朵飞翔的花一样去开始它的生活。但它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一直在我的桌子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着蠕动,直到死亡的来临。

    后来,从朋友那里得知,正是我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因为, 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蝴蝶破蛹而出的挣扎过程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 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 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双翅。

    上面是我在杂志上看到的一篇题为《任其挣扎》的小文章,文章虽短,可留给我的震撼却是巨大的,因为它触动了我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那根弦:“老师,你帮了我,但你同时也害了我。”就是那样一句写在信中的话,使我不安到现在。而写这话的,是我昔日的一个学生——小清。

    四年前,当我刚接他们那个五年级班时,就被他们原来的班主任告知:小清是个很可怜的孩子,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现在和没有固定工作的妈妈和78岁经常生病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人日子过得很艰难。我是一个容易心软的人,再加上生活中我也有过剧痛,所以,虽没见面,我已感觉与小清很亲近了。在接下来的接触中,我了解到可能是因为家庭的缘故,小清一直很自卑,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都听不到他的声音。他总是默默地缩在校园或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显得那样的孤独和无助。看着他,我的心莫名地痛起来,我要帮他!

    在我的影响下,班里的学生们也开始接纳他了。课后,他们经常会拉上小清一起游戏。起初,小清还有些勉强,但没过多久,他就融人了快乐之中。慢慢地,我发现小清越来越开朗了,课上也能经常听到他的精彩发言了,那声音响响的、亮亮的……

    可好景不长,到了五年级下半学期,各方面正稳步发展的小清却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他似乎又一次在大家的面前“消失”了,而且,凭我的感觉,这一次似乎更严重!带着这样的疑虑,我第一次走进了他的家。那是一个怎样的家啊!真正是家徒四壁。在小清奶奶的泪眼倾诉中,我明白了,原来小清的妈妈终于不堪忍受这样的生活,“狠心”地抛下他们,远嫁他乡了。面对两双泪眼,我也不禁泪眼模糊,我掏出一百块钱,然后逃也似地离开了他们的家,耳边还一直萦绕着小清奶奶颤抖的声音:“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在接下来的一节班会课上,我借故把小清支开,向我的学生们讲述了小清的不幸家庭,讲到凄凉处,有不少学生像我一样流下了同情的眼泪。有的学生提出为他捐款,有的学生说以后小清的学习用品他们全包了,有的说愿意跟小清一块儿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多么善良的孩子啊!他们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开始,小清还一味地拒绝,但在我的劝说及班上学生们的坚持下,他渐渐地释怀了。

    很长时间,我陶醉在这种“大家庭”式的班级氛围里。在这里,学生们真的已和小清不分彼此了,就像一位学生说的:“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以后,我的东西就是小清的东西。”是的,可以这么说,自从那次班会以后,小清没有缺过一样东西,别人有的他也会有。

    渐渐地,那个开朗的小清又回来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他们就毕业了。

    毕业以后,我还时时牵挂着小清,多方打听他的消息,但每回得到的消息总让我失望,不是说小清不合群,就是说他成绩退步了,甚至还说他有小偷小摸现象。我不相信,我赶到了他家想问个究竟,可他不见我。我知道他是不愿见我。后来,我收到了他的一封信,他的信让我明白了我听到的都是真的,不光如此,我还知道了他的“堕落”竟与我有关。他在信中告诉我,我的“有福同享”式的特殊照顾使他习惯于使用别人的东西,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改掉,现在他们班的同学和老师都把他看成是小偷,为此,他都不想上学了。信的最后,一行大大的字是那样醒目、刺眼:“老师,你帮了我,但同时又害了我!”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是我做错了吗?但我又错在哪里呢?几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今天,这则《任其挣扎》的故事才使我走出了“迷宫”:我真的错了!爱原来不仅仅是伸出手去拉一把,爱的更高境界是那种完全从他人发展的角度出发的,轻轻的、静静的、无声的、呵护到人的心灵深处的关怀。

    我不由地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中的一个镜头:在东京地铁的人口处,急匆匆的上班族排起了长龙。一个双目失明的老者,摸索着想把票卡插入打卡机,虽然很慢,可大家都安静地等着,没有一个人催促。盲人身后一个模样清纯的女孩子并没有替他插卡,而是扶着他的手,将它引到卡口的上方,女孩子的动作很轻很轻,好像怕惊吓到那位老人。

    进了地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奋力地推着轮子前行,突然一个趔趄,轮椅往旁边一歪,那人几乎摔倒。一个女孩刚要去扶,一个染着黄头发的小伙子用眼神制止了她。小伙子站在旁边看着那位残疾人奋力地调整自己,他的眼睛里写满了关注,双手伸着,仿佛随时都要上前帮忙,直到残疾人把轮椅弄直,小伙子向他竖了竖大拇指,站在原地目送盲人“走”出很远,才放心地离去。

    我望着窗外飞舞的蝴蝶,突然真正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说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痛苦和奋斗,人生永远不可能完整,就像没有挣扎的蝴蝶,永远不可能飞翔。那么,让我们记住,帮一个人就应该“任其挣扎”,但“任其挣扎”并不是袖手旁观,并不是对别人的无助不闻不问,而是把空间留给别人,让他在“痛苦的挣扎”中学会自我调适,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这是一种尊重别人内心世界的轻柔的爱,它会含情脉脉地倾听着你的诉说,默默无言地感受着你的快乐和痛苦,静静地关注着你的需要;它会在你脆弱的时候伸开双臂把你揽在怀中。也许,这种爱不热烈,有时还会显得有些“残忍”,但它更像酝酿百年的纯酒,香飘四溢,喝一小杯也会微微地醉。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 (谈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