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9526
耐挫教育略谈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4期
     挫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儿童到老年,人人都无法避免。受挫现象多数是由于动机与目标冲突,能力与期望矛盾,现实与理想相悖等因素所导致。小学生的耐受挫折教育,必须根据其年龄特点,在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内,注重正确的引导。

    一、强化耐挫准备心理

    由于小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往往不足甚至毫无准备,因此,教师平时应利用班会等适宜的场合,适当渗透耐挫教育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受挫是由外界和自身两方面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培养学生作好随时接受挫折的心理自控能力。

    二、明确耐挫折教育内容

    挫折涉及到自然、社会、个体等多种因素,这就决定了耐挫教育的内容是多维的、多侧面的。在耐挫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又要兼顾挫折教育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及相关要素。其基本内容包括:①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引起挫折的一般认识和了解;②对生活中出现的挫折的心理准备及疏导对策;③对学习上遭受到大小不同、程度不一挫折的态度及其转化机制;④对实现各类个体需要的竞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挫折的反应和利用;⑤对学生群体中人际关系造成的挫折的正确处理和协调;⑥对动机与目的、能力与愿望不相符所衍生挫折的自我防卫;⑦对学习、生活中暂性挫折的清醒认识及必胜信念;⑧对受到各种挫折后自我心理保健的常识教育和可操作性的行为方式指导。

    三、活用耐挫折教育信息

    1.在现实生活中感悟

    以往,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只进行“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越来越好”的教育,久之,在学生的脑海中,只有“青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美好景象,全然没有“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风云变幻。这样,一旦社会的某些阴暗面被“曝光”而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时,他们往往只会目瞪口呆,觉得不可思议,继来可能会产生受欺骗感以及对所受教育产生不信任感,从而陷入挫折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产生,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当努力克服这种片面性,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社会、看人生。“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挫折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只有从小树立辩证观点,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黑暗;既看到顺利,又看到挫折,长大后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而不是知难而退,裹足不前。

    2.在模拟挫折中体验

    青少年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具体的、直观的、身边发生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促发联想。基于此,对他们进行耐挫折教育就不能只讲空洞的抽象道理,必须利用现实中的挫折事件,包括:自然环境挫折、社会环境挫折以及个体需要挫折。不失时机地反复进行教育,使学生懂得,动机与目标,能力与期望永远存在差距,任何时候既要想到“过五关斩六将”,也要有“败走麦城”的心理准备。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从而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坦然,将成功和失败都作为新的起点。

    四、开展耐挫实践活动

    许多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对成年后的影响甚大。为此,应让学生从小经受艰苦磨练,使其懂得生活中还存在逆境、坎坷、困难等字眼。以团队组织为依托,开展“今天我当家”“怎样解决生活难题”等实践操作活动,以提高学生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准备。

    五、进行耐挫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不仅可为遭受挫折的学生提供心理渲泄的场所,而且对他们学会正确认识挫折和把握挫折反应的策略,都有良好的帮助、启发和教育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实验小学,该单位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颜遐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