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9513
重视后进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4期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求上进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和歧视,很少得到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他们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那么,如何实现后进生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正确对待、关心和热爱后进生

    1.后进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也是学生主体的组成部分,重视后进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三个面向”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的有力保证,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能将后进生和差生划等号。

    2.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精髓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师一定要多关心后进生,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帮助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热爱。要用真诚的爱生之情,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取得后进生的尊敬和信任,打开后进生心灵的大门;要用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来医治后进生心灵的创伤,陶冶后进生的情操;要用精神的甘露来洗涤后进生精神的污染,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弃旧图新。

    3.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极不成熟阶段,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对他们开展具有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还能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能,同时会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他们的一生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4.后进生是班级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状况和日常的行为活动常会对班级乃至学校造成不小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教学实践表明,以对他们采取常规教育收效不大,这需要教师一方面要使后进生改变精神面貌、思想状态,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对教师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也能起促进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二、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来看,对后进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思想

    (1)教师要转变思想。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容易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后进生即是差生,他们什么也不行。在新的教育形势、新的时代潮流面前,这显然是陈腐的观念,对素质教育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对此,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后进生不能和差生划等号。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便合理。”我们姑且不谈它是唯心还是唯物,但对每一名学生来说,我认为他们的“存在便合理”。因此,对于每一名学生,我们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对学生不能分三六九等,教师思想的转变是对后进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2)转变学生的思想,这里主要指后进生的思想。其实,后进生只不过学习暂时落后而已,并不能说明他们其他方面就不如别人。我们传统的教育失误恰恰在于认识不到这点,而否定了后进生的其他优势,使后进生长期处于压抑、受挫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处于受挫状态时,会对挫折产生种种适应方法,其中有不少消极的方法。后进生就常常有这样的心理,当这种心理日趋严重时,他们便会自暴自弃,产生“丑小鸭心理”。这种心理达到极点时,便会影响他的正常学习活动,妨碍其智力的发展与发挥,长此以往,他们就果真是一无是处了,最终只能通过冷漠待人、打闹取宠等消极方式来表现自己。教师这时一定要帮助后进生转变认识、卸下他们心头沉重的思想包袱,认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大胆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开启自己独特的思维,展示自身的价值。

    2.树立信心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有信心。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怀着事必成功的信心,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受到挫折就灰心,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尤其是经受过很多次挫折的后进生。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自信是前进的动力,没有信心,一事无成。在这方面,我的具体做法是:一是鼓励学生自我膨胀,时刻感到自己能行;二是启发学生藐视万物,树立主人翁意识。当然这两点以戒骄戒躁、实事求是、付诸行动为前提,没有这些前提作保证,学生不可能树立正确健康的自信心。从开展效果来看,这两点还是有成效的。

    3.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曾明确指出:凡是未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而获得的东西,以及没有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发挥掉的。这说明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创造起着重要作用。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既能为创造选取对象,又能提供创造的动力和形成坚持不懈地进行实验研究的坚强意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兴趣是创造之母”。后进生对学习欠缺的正是兴趣,他们从学习中品尝不到知识的甘甜,领略的只是苦涩,要想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创造性地学、创造性地做,就只能以激发兴趣作为突破口,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寻找他们的兴趣点。例如在教授课文《黄继光》时,我有意问学生:“同学们,喜欢看战斗片吗?”被我这么一问,学生们顿时兴趣上来了,他们在下面积极地回答着,特别是后进生,说得更起劲。我突然又问:“什么东西能挡住机枪的射击?”顿时,各种答案又向我传来。我又问:“人的身体能挡住机枪的射击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我接着说:“的确能,有这样一位战斗英雄曾经用他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机枪的扫射,他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同学们现在读课文思考。”话音一落,班里顿时响起朗朗的读书声,这其中有几个后进生响亮的声音。这堂课上得格外好,后进生也出奇的活跃。由此看来,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造素质的培养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4.正确引导

    后进生身上存在着诸多的与创造有关的个性品质,如求新、冒险、挑战等,但也缺少一些优秀生的品质,如:认真、细致、专注、求实、奉献、准确、灵活等。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否则,他们的学习活动就容易走向盲目和歧途。

    (1)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2)制定合理、规范、科学的计划、制度,使后进生在学习活动中有规可行,有方法可依,不致盲目。

    (3)设置环境,创造机会,逐步培养后进生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发展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能,用创造素质取代创造力的目标。

    三、对后进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对后进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大量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我所用,用于教学。要体现“爱”字,“爱是智慧产生的源泉”,只有爱学生特别是爱后进生,才能全力以赴,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能粗暴地对待他们,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日成功,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有方法,就一定能够将后进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方井小学、山东省胶州市新纪元小学) (李文刚 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