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9155
关于“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4期
     “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中一个独特的问题,“留守孩子”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将来的人口素质,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怎样使“留守孩子”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使他们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家庭要给“留守孩子”多些亲情温暖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少年时期的心理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而“留守孩子”恰恰在这一成长的关键期失去了父母的关爱。最恰当的办法是,如果他们的父母的工作栖息地固定,不妨将孩子带到身边,就近入学;经常保持与孩子及其老师的联系,全面深入地关心孩子在家乡的学习生活,多给予孩子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关注,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作为“留守孩子”的家长,要用亲情去温暖孩子的心,这是家庭教育最直接而且最核心的追求。

    二、学校要给“留守孩子”播洒爱的阳光

    ⒈感化“留守孩子”失落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学校和老师要有爱心、信心、细心、耐心和慧心,用真诚的关爱去感化“留守孩子”失落的心灵,积极创造宽容、仁爱、平等的心理氛围和人际氛围,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受欢迎、受尊重、被接受与被欣赏的。

    ⒉加强与“留守孩子”父母或监护人的情感交流

    学校要向“留守孩子”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让家长与他们经常保持联系。同时通过召开家长会、打电话等形式,经常向家长汇报孩子学习状况,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校和老师还要经常指导孩子主动写信、打电话向家长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促进孩子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加深孩子对父母外出打工艰辛的理解,培养孩子体谅长辈、关爱父母的良好品质。

    ⒊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是家校联系的纽带,是家校配合的重要一环。开学初,学校要对全体新生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留守孩子”家庭成员状况、经济状况、父母去向及其他相关情况,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每年还要根据升学及其他情况及时补充、变更档案。

    ⒋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留守孩子出现的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留守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身心健康、全面、主动、和谐发展。

    三、社会要给“留守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留守孩子”的问题,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面对现实,在家庭教育不健全、委托代管难到位、学校教育有缺陷的情况下,政府管理和帮助体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留守孩子”的教育工作。

    首先,社区要对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临时监护人的监护和教育能力。并由有关部门组织离退休干部和热心孩子成长教育的人士成立形式多样的“留守孩子”托管所,让他们与外出务工人员结成托管对子,当起留守孩子的亲情保姆,用亲人般的关怀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为留守孩子营造亲情的港湾。

    其次,社会、妇联、青少年组织和公安机关等要与家庭、学校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内外的表现,对各种各样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不良现象进行监控,要为“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孩子”问题,政府应当担起更重的责任,要加大中小学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尽快地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到城市教育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之中;让当地公办教育资源向外来务工子女开放,让外来人员子女得到平等受教育机会;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在城市教育费中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同时在教育收费、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对持有“四证”(户口本、身份证、暂住证、求职证)的农民工,其子女可以携带教育部门发放的“入学卡”到指定学校入学,学校一律不得拒收,并免收任何借读费。

    我们期望全社会共同为“留守孩子”撑起一片蓝天,给他们爱的阳光,让更多的“留守孩子”早日结束留守的岁月。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编辑/于 洪 (刘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