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906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6期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已有好几年了,各地各校开设这门课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在条件差的学校甚至连教材也没订。一些订了教材的学校也是搞形式主义,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学校为了赶时髦,在总课表上有这门课,实则作为语、数、外几个科目的自习课;有的学校为了平衡教师的任课节数,作为“搭带头”分配;多数学校无专职的心理教师,作为兼职的教师也只是草率应付了事。因此,我们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必要提高认识。如何真正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系统化

    在学生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果学生在各个阶段能保持积极发展,完成了这个阶段的任务,就能逐渐形成健康成熟的品格。因此,我们应该将研究和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性问题上,以全体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予以指导。

    我校最近两年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课表,每周一节;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如《网络游戏的影响及自我调控》、《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时间,充分了解学生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表现,及早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开设“心理信箱”,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障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对他们的心理困惑进行辅导。

    二、各学科教师齐抓共管

    我校开设心理教育课也经历了一个由认识肤浅到深化的过程。从教育者角度讲,人人都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真正开展好这项工作却很难。每个学年的统考和会考使得教师和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心理健康教育似乎不能给学校带来直接的办学效益,大部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习惯了“头痛医头”的教育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的钻研和实践。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几次组织专门的教研活动深入学习和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号召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开展好此项工作,认真观察和探究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有的放矢地教书育人。

    首先是设置专门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积极配合,在课堂内、外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问题”学生及时诱导、帮助和教育,拨开了学生在前进道路中的迷雾,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

    我校这几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开展“爱心驿站”活动;给边远山区的学校捐款;将边远山区的孩子免费录取到我校学习。但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还不够,有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固有的观念还没完全转变过来。“传统的教育”较多强调规范和纪律,多从学校和社会角度看问题,较少从学生角度看问题,重禁止消极行为,轻鼓励积极行为。这与心理健康教育正好相反,如果不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降低教育效果。因此,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的照应、互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来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初一年级:从心理发展、性格、情绪、挫折等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日常生活的学习行为规范人手,使他们懂得怎样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初二年级:从青春期性发展角度人手,了解青少年会出现的一些特殊的性心理变化,指导他们应该怎样进行异性交往,使他们懂得应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初三年级:主要从理想、前途、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升学观、就业观等教育,使学生力争做到“一颗红心,多种准备”,随时做好报效祖国、为社会服务的准备。

    结合学校实际,学校每个月末进行一次心理教育的专题讲座;每学期开展两次学生的集体心理测试活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每学期请公安局的同志进行两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收集青少年受挫折的实例,以例说法,剖析受挫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以法育人、以法警人;利用传统节日,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纪律约束等方面教育培养学生。

    (作者单位:四川省夹江县第二中学)

    编辑/于 洪 (刘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