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9036
别忘生命教育(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7期
     我听了,吃惊不小。恰巧妻子也听到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能这么想问题呢?敬老爱老是咱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啊!爸妈平时是怎么教你的!怎么这么自私!”

    女儿一听,委屈地哭了。

    事情过了几天,我还在想着女儿的话。女儿虽然回答的是一个虚拟的问题,但反映了女儿的价值观,看来,在对女儿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更要对女儿进行道德与情操的培养。既要让孩子学会生存,也要让孩子具备融入到一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关爱、沟通、协助的素质。

    为了引导女儿,我开始有意识地留心有关爱的教育和团结协作方面的事例。我把自己认为有启示作用的文章剪辑下来,推荐给女儿看。同时,我还留心社会上为孩子们开办的相关活动,一旦有,就和女儿一起参加。

    不久,机会还真的来了。

    暑假,女儿的学校组织了一个以“关爱”为主题的复令营,我积极支持女儿参加。夏令营一共活动7天。前几天是到社会福利院、社区、盲聋哑学校参观,后两天是进行模拟游戏比赛,设计的主题,都是围绕团结协助方面的。

    游戏那天,夏令营邀请学生家长到现场观看。

    女儿抽签拿到了这样一个游戏:她和另外两个小一些的孩子,要在7秒钟内,把放在一个小口大肚的瓶子里自己的线球提上来。道具的象征意义是:瓶子代表枯井,三个小线球代表3个孩子。瓶口的大小只能通过一只小球,全部时间只有?秒钟。

    当台上的主持人解释完,现场的空气紧张起来。我坐在观众席上,也为女儿能否发挥好捏了一把汗。

    主持人作了一个手势:开始!

    只见那个大约5岁的女孩儿很快从瓶里拉出了自己的球:接下来是那个大约10岁的男孩,他先是看了一眼我的女儿,接着也快速把自己的球拉出瓶口。最后是我女儿,她动作沉着准确,小心而快捷地把球成功拉山。主持人宣布时间:5秒钟!

    女儿他们小组得了游戏比赛第一名。

    接下来是主持人对孩子们提出问题。她先问那个男孩子,你为什么不抢着出来呢?小男孩用一种很自信的表情,指着那个小女孩说:“她最小,我应当让着她呀!”主持人又问我女儿:“你为什么不先出来呢?”女儿说:“三个人里面,我最大,我是姐姐,应该最后离开。”

    主持人又问:“如果你们配合不好,后离开的人意味着有淹死的可能,你不怕被淹死吗?”

    女儿想了想,说:“就算我淹死了,他们能活着出去,我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我听到了观众席上发出的掌声,我也在为女儿鼓掌,同时,眼泪从我的眼睛里流了出来。我的心又甜蜜,又幸福。

    女儿这次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市省汽车制造厂党委办)

    编辑/张宝玲 (肖毅彪)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