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9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7783
心理分析视野下的童话故事(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4期
     〔摘要〕心理分析理论对童话故事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思考:童话的内容反映了儿童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冲突,是儿童迷恋童话的重要原因;童话的结构体现了儿童的自我矛盾逐渐解决的过程,显现了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童话的幻想性说明了童话对儿童心理成长产生作用的心理学机制。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把童话运用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

    〔关键词〕心理分析;童话故事;儿童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30-03

    一、心理分析理论对童话的理解

    童话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飞上枝头做凤凰的灰姑娘,昏死在玻璃棺材中的白雪公主,从大灰狼肚皮中钻出来的小红帽……这些伴随着儿童成长的故事,在孩子面前“闪现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之光,在那种生活里,有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在跃动着,幻现着更美好的生活”,它们对孩子“智慧的增长,起十分肯定的影响”。我们对童话的需求亦是有目共睹的。当人类的高尚感、神圣感、想象力不断被损失、被放弃,当社会的悠久规范和价值观持续被颠覆、被解构,当今天的孩子们或被沉重的书包压迫得透不过气,或被感官化、平面化、碎片化的文化消费导入莫名其妙的精神亢奋状态……挽留童话的渴望便一次又一次执着地涌现在我们心头。

    为什么人类,尤其是儿童,对童话故事如此痴迷?它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想法?心理分析理论有助于思索这些基本问题。该理论把童话故事和人类的心灵紧密联系起来,认为童话反映了人类心理最原始的部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