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9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7548
帮孩子为失败寻找借口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1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养方式;数学;失败;成长

    “对不起,爸爸, 我这回数学考得太糟了。” 电话里女儿的声音有些哭腔。

    “多少分?”

    “只得了70分!真的没救了!”

    总分150分,只得了70分,按百分制算,只有46.6分,就算四舍五入也只有47分。这是她有史以来的最低分。我心里一沉: 我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女儿偏爱文科,对数学一直不太感兴趣。特别是从北京转学到南方之后,南北教学的差异让她数学学起来有些吃力,甚至有了畏难情绪。我一直担心她会在这方面有麻烦。这回真的来了。

    我心里虽然这么想,但还是马上镇定下来,笑着说:“哈哈,70分,确实不高。不过,在我预料之中,甚至超过我的预料。”

    “为什么?”

    “考前我预感你数学只能得60分。”这句话是要给她吃一颗定心丸,让她知道我不会责怪她,虽然我一直提醒她要注意数学这块“短板”。

    “真的?”

    “真的!”

    “为什么?”

    “因为你最近太冷落它了。子曰: 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子(也就是爸爸我)曰:不来而往,亦非礼也。如果一个朋友对你爱理不理,你还会主动去找她,亲近她吗?”

    “当然不会!”

    “是呀。学问就像朋友,你不爱理她,她不会自讨没趣, 主动找你。你这次失败,就是没有处理好和数学这位朋友的关系。”

    其实这些话更多的是在为她寻找借口,我很清楚,这次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她对数学这门课的认识偏差。她受某些男生影响,认为女孩儿缺少数学天份,上到高中数学成绩就会下滑,加上转学之后南北教学差异,她学起来更吃力,这更强化了她这种想法。这次考试虽然无碍大局,但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使她对数学彻底丧失信心。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当务之急,是把她的情绪稳住,所以首先必须帮她找到有力的借口。

    于是,我历数她最近对数学这位朋友的种种疏远之举:主持学校文艺演出投入太多,数学作业投入太少,厚此薄彼,这是一;考前战术上有个致命一伤,只攻其他科目, 对数学采取放弃态度,顾此失彼,这是二;考试期间得了感冒,头脑不清醒,这是三;没有太把这次考试当回事,这是四。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她听后表示认可,情绪也基本稳定下来。我知道,找借口仅仅是给她找到心理支柱,让她不倒下。这远远不够,接下来还必须推她一把,让她向上走。

    于是,我话锋一转,说:“其实你和数学曾经是好朋友。”

    我给她讲了一件事。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去乡下爷爷家,正好赶上爷爷家卖猪,猪贩子以为爷爷不识字,故意在数字上绕来绕去,想要占爷爷的便宜,上四年级的小哥哥没算对,结果被她用精确的数学计算识破,小贩不得不服输。大家一致称赞她是数学天才。

    “有这事儿吗?我怎么不记得了?”她说。

    “前些时爷爷还说起这事儿。”

    “真的吗?”

    让她回忆这个故事,是让她重新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接着,我又和她的数学老师联系,为了破除女儿错误的自我暗示,请老师多从正面对她予以鼓励。

    与此同时,也从学习方法上对她加以引导,建议她试着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时间和数学“重修旧好”, 以此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有数学天份。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她的数学成绩终于逐步提高,期末考试拿到129分,总分也因此升到文科年级第一,从此对数学的恐惧彻底消除。

    失败,对于孩子来说,常常不可避免。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失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孩子的心理是稚嫩的,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差一些的孩子很可能破罐子破摔,优秀孩子也可能一蹶不振。

    面对孩子的失败,责骂固然不是办法,但仅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套话来说事,对孩子来说,过于抽象, 过于苍白。与其用这样抽象的说教,不如帮孩子找一些借口,同时多辅之正面暗示,常常能很好地帮助孩子从失败走向成功。(稿件编号:091014002)

    (作者单位:总参三部)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黄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