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96556
国外中小学生抑郁的团体干预方案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2期
     四、全员性干预方案

    1.RAP干预方案。RAP(Resourceful Adolescent Program)是由Shochet等开发的全员性抑郁干预模式。该模式包括导入、自身优势确认、自我放松训练、认知重构、问题解决指导、心理支持的获取方法、家庭关系的协调和冲突预防、巩固和总结8个环节,12个单元。研究者对260名9年级中学生进行了干预,被试分为3组,分别为RAP干预组、RAP+家长干预组、对照组。结果表明,两个干预组被试的抑郁倾向和绝望感得分均有明显下降,而且两组差异不明显。根据评定结果,把被试分为正常水平、准临床水平、临床水平后发现,两个干预组正常者向准临床和临床水平转移的比率为1.2%,对照组则为10.2%。接受干预的准临床水平被试没有一例转向临床水平。

    2. LISA-T干预方案。LHSA-T(Ease of Handing Social Aspects in Everyday Life-Training)是由Possel等开发的中学生抑郁干预方案,包括认知的重构、主张性训练、应对技能训练三方面的内容。研究者对347名8年级中学生进行了研究。其中,干预组200名,对照组147名,包括正常者、轻度抑郁者和临床水平被试。被试匹配性别后分组,每组8~24人,由2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组织实施。结果表明,干预组正常者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0.7%上升到64.3%;轻度抑郁比例由干预前的52%下降为31.2%。对照组两次评定健康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7.2%和37.6%,轻度抑郁的比例也基本没有变化。

    3. PSE干预方案。PSE(Promoting Self-Efficacy)干预模式是Oikawa和Sakamoto开发的以认知改善和自我效能感提升为主的抑郁干预方案。该方案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主要根据自编教材对被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调整对消极事件的关注点、消极思维方式的调整、扩大视野和多维思考、乐观和压力的应对、中期总结、自我表露和自我主张训练、最终总结7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指导讲授、讨论、家庭作业构成,每周1个单元,需90分钟。开发者对122名中学生进行了研究,其中干预组26人,对照组96人。结果表明,干预组在关注点、思维方式、多维思考、乐观和压力应对几个自我效能维度改善明显,在自我表露和自我主张维度没有明显改善。但此模式是否具有长期的效果以及是否适合男性都有待进一步明确。

    4.PPD-C干预方案。PPD-C(Program to Prevent Depression in Children)是Kurakuke和Yamasaki开发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该方案包括认知改善、行为矫正和情绪调节三方面的目标。认知改善围绕自我激励、努力才能改变现状、失败是暂时的三方面设计人物故事,包括元认知学习、认知和体验的关系、自己认知倾向的确认、认知改善技能指导、认知技能改善训练5个单元;行为矫正是通过情境故事、现场示范和模仿,培养儿童意见表达和拒绝的能力,包括3个单元;情绪调节包括放松、积极暗示、说出烦恼3个单元。研究者对五年级91名小学生进行了研究,干预班30人,2个对照班共61人。儿童自评和同伴评定结果表明,除认知改善不明显外,儿童对抑郁和愤怒的调节及行为技能均有明显改善。

    五、小结

    第一,在团体干预中,多样化的对象间可以相互支持,这可以降低他们的抵抗感,导入干预程序也变得更容易。但从干预效果来看,选择性比全员性干预更容易见效,但此类方案的对象是筛选出来的,这可能会给他们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在入组筛选时,有些被试抑郁倾向并不明显,但不能排除他们将来发展成抑郁症的可能,全员性干预虽然可以避免遗漏问题,但其成本较高。

    第二,为了提高干预效率和效果,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明确干预效果的操作性界定。首先,不同类型的干预方案的效果指标可能有所不同,应该根据干预对象特征对干预效果作出明确的操作性界定和更精确的测量。其次,同样的方案对不同抑郁水平的被试可能具有不同的干预效果,因此,应该对不同抑郁水平被试的干预效果进行分级评估。最后,不少策略的干预效果仍缺乏稳定性,应该加强如何改善干预方案长期干预效果的研究。

    第三,应该提高研究设计的水平。以往不少研究采用一个干预组和一个对照组的研究设计,干预效果中可能会渗入个体自然恢复部分,尤其是干预者对抑郁状态的测量和关注,可能会使被试更加关注自己的抑郁状态。因此,部分干预效果并不是源于干预策略本身,而是被试自我投入的结果。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对干预效果进行多维度和多时点的测量,以便详细讨论干预效果。最后,为了提高可操作性,系统评估方案的效果,对干预方案的理论目标和操作目标应该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强化两者的衔接。第四,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的资源系统包括由家长、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构成的微观系统;由微观系统要素、学生管理和生涯指导部门构成的中间系统;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青少年相关要素的宏观系统。因此,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是系统的干预过程,将来应该进一步加强针对教师和家长的间接干预和各种干预资源如何实现整合的研究。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预队伍,协调好各干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才能对中小学生的抑郁进行大规模、高效率的干预。(稿件编号:091123003)

    参考文献:

    [1]Maruyama E.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friendship. Bulletin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7, 54:103~110.

    [2]Ishikawa S, Togasaki Y. Prevention programs for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review. 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6, 54(2):572~584.

    [3]Okada Y.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 model for the occurrence of secondary responses. 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2, 50(2):193~203.

    [4]McCabe M P, Ricciardelli L A. Parent, peer and media influences on body image and strategies to both increase and decrease body size among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Adolescence, 2001, 36:225~240.

    [5]Graber J A, Brooks-Gunn J, et al. Prediction of eating problems: An 8-years study of adolescent girl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994, 30:823~834.

    [6]Kaminaga M.Pubertal development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7, 55(1):21~33.

    [7]Ohtani M. Situational changeovers in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relations with friends: correl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7, 55(4):480~490.

    [8]Okubo T.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ubjective adjustment to school in adolescents. 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5, 53(3):307~319.

    [9]Dubois D L, Felner R D.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lif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adapta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1992, 63:542~557.

    [10]Barrera M J. Distinc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concepts measures and model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86, 14:413~445.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8JAXLX008)、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09GH43)、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JG08DB017)。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116029,电邮:hu_jinsheng@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胡金生)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