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93178
和而不同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10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方式;探索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目前正在被广大教师采用。然而,目前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小组合作学习以从学生口中得出标准答案为目的,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有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了。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师生、生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照此下去,培养的学生将只会“鹦鹉学舌”。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须深刻领会“合作学习”理念的精髓,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切实做到“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意思是:君子讲究与人和谐相处,但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随声附和,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而不同”是一种处世哲学,笔者认为它可作为“合作学习”的一项准则来遵循。那么如何在“合作学习”中遵循这一准则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和”造“和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平等、愉悦、信任的课堂人文环境。首先,要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教师要改变那种发号施令的权威者、仲裁者的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贴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多给学生以关怀、激励、期待与企盼。再者,要提供一个充裕的时空环境:一是合作学习前,必须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空,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才会产生交流的需要。二是必须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三是合作交流后教师要给足学生补充、更正、辩论的时空,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火花最易闪现的时候。

    二、持“和”求“不同”

    “合作学习”的真正含义是指多种思想的碰撞,学生的“自主性”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独特感悟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才能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呢?要放开学生的手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笔者按照宁鸿彬老师提出的“三个不迷信”“三个欢迎”“三个允许”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三个不迷信”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三个欢迎”即: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的不同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的不同见解。“三个允许”即: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通过训练,学生逐步摆脱了“唯书”“唯上”的思想桎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敢想、敢做、敢说,逐步形成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

    三、重“和”奏“谐曲”

    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呢?

    第一,指导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交流前,要求学生先梳理好思路;交流时,观点明确,重点突出,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要适度,要有的放矢,随机应变。

    第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学生的“自主性”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但如果学生自以为是,不善于倾听、接纳别人的意见,则根本谈不上交流。因此,我们不仅要强调“自主性”,还要强调“包容性”。要引导学生养成虚心“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笔者在实践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会“三听”,搞好“三个结合”。“三听”即:认真听每个人的发言,不插嘴;能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听后要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三个结合”即:听与笔录相结合,能快速笔录别人的说话要点;听与质疑相结合,能适时、有礼貌地向别人提出问题;听与实践相结合,边听边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学生掌握了“说”和“听”的技能,则能“和谐”交流,把传统教学中那种单向、双向的信息流变成了多向的信息流,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知识建构的源泉和渠道。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争论中日臻严密。

    “合作学习”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艺术。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遵循“和而不同”这一基本准则,勇于探索,不断反思,那么,学生的智慧将在“合作学习”中交汇,情操将在“合作学习”中陶冶,思想将在“合作学习”中升华。 (王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