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4期
编号:12976567
采撷细节 静待花开(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4期
     〔关键词〕阻抗;心理课堂;应对策略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心理活动课更是在各地区、各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心理教师,有幸成为这股热潮中的一员。通过课堂教学的亲身实践以及同行间的经验交流,笔者发现,看似“和谐、欢乐”的心理课堂中,来自学生的心理阻抗无处不在,假如应对不当或疏于处理细节,心理课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误导学生,更严重的甚至可能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因此,如何应对心理课堂中的阻抗是一个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的问题。笔者将从实际课例入手,对心理课堂中阻抗的产生原因、细节表现以及具体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一、追根溯源,了解阻抗的成因

    阻抗形成的原因首先源于心理课教学的特点。阻抗原是心理咨询中的名词,其本质是来访者对于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触与抗拒。心理课与传统文化课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心理体验与感受,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言和分享,这其实要求学生在安全、友好的课堂环境中能达到一定的“自我暴露”。这种情感表达上的“高要求”往往让学生有意无意地产生阻抗。
, http://www.100md.com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心理教师倾向选择心理游戏、视频材料、团体活动等作为教学手段。心理课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陌生又新奇,很容易造成两种极端,要么心怀犹豫而踌躇不前,要么情绪过度激活,导致场面失控,阻抗也因此产生了。

    再有,处于青春期的心理特性也容易导致学生对心理教师本身以及某些课堂探讨的内容产生阻抗。以笔者所执教的高中心理课堂为例,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然而青春期特有的情绪不稳定性、逆反心理和高度自尊等心理特点使得心理教师在执教人生选择、价值引导等课型时,常常感到进退两难:火候不够容易煮成一锅“夹生饭”或“杂烩汤”;烧得太猛又让自由的心理课堂成了思品课。

    二、见微知著,识别阻抗的细节

    【课例1】主题:高一入学适应

    本节课是高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心理课,大多数学生首次接触心理课堂,从进入教室起就躁动不安。心理教室的桌椅颜色五花八门,形状也被拼成了八组大圆桌。面对陌生的环境,有的学生犹豫徘徊,不知在哪里就坐,有的学生呼朋引伴打造“小团体”,更多的学生由于新奇在教室里四下打量,讲话声不断。
, 百拇医药
    教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节心理课,现在请大家根据桌子上的分组名单对号入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課堂中不断增进了解,加强合作……(被吵闹声打断)

    学生A(小声抱怨):好麻烦,还要重新分组,我一个人都不认识,真没劲……

    学生B(大声提问):老师,我们这桌人在军训时就已经很团结啦,不用重新分,反正也没人愿意走!

    学生C独自坐在离讲台最远的圆桌,与其他几桌拥挤吵闹的情况相比,显得格外突兀。

    新学期第一节心理课,还未正式开始就在最简单的分组环节乱成了“一锅粥”,教师刚想强调课堂纪律,却发现由于学生对重新分组的不满,逆反的情绪逐渐升级,非但对教师的要求不屑一顾,更有调皮者暗自比划挑衅的动作。

    【阻抗细节分析】心理第一课,学生就对心理教师及课堂环境产生了阻抗。高一新生入学不久,许多同学彼此之间连名字都记不清楚,却在陌生的环境里被教师强行分组,虽然这节课原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新伙伴、适应新环境,但敏感胆怯的学生迫切需要师长的鼓励和同伴的安慰来建立自信,冲动调皮的学生则需要建立规则观念,教师需要正确引导而又不能“触其逆鳞”,以此引起学生对教师的逆反。这些阻抗过程的关键细节,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来合理应对。
, 百拇医药
    【课例2】主题:同伴交往

    心理课堂经常会运用情景剧的方式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本节课主题是同伴交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剧情:一天中午,在食堂吃饭,我把饭盒放到桌上时,不小心撞了一下对面同学的饭盒,溅出一些汤汁在他身上。我刚想说对不起,他却用饭盒故意撞我的饭盒,汤汁也溅在了我的衣服上。我很愤怒,我又不是故意的,何况他是我的朋友,怎么还这么不理解我?后来我们两个越吵越凶,就在食堂里打了起来。要求学生分为A、B两组,A组演绎矛盾情境,而B组则尝试反转剧情,用合理的方法化解交往矛盾。

    五分钟的准备时间过后,A组学生在观众的叫好声中兴奋地登台,但有一位表演者一直忍不住捂嘴偷笑。因此在表演剧情的过程中,虽然基本情节顺利进行,但是在冲突激化的剧情处,A组忍不住笑场,导致观看的学生们也哈哈大笑。

    随即上场的B组学生则很紧张,两位学生在交流时眼神躲闪,不敢注视对方,化解矛盾时的对话更显得刻意和生硬,他们的表演更像是应付任务,并没有表现真实的感情。场下的观众们因此窃窃私语,更有人批评“表演的太假,不走心”,两位表演者在尴尬中下台,神情很是羞恼。
, 百拇医药
    【阻抗细节分析】该课例中教师设计的情境其实采集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按照预设,这种贴近生活的表演应该流露出真情实感,教师将借助学生的真实感悟,引导他们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技巧。但是两组表演学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阻抗:A组同学在情景剧表演中情绪过度激活,导致笑场,而B组处理问题的表现则过于停留表面,没有认真体会人物情感。但是,这两种阻抗并不意味着这个环节的失败,阻抗仍以特殊方式反映出有用的信息,如学生的防御方式、活动方式、个性特点等。A组同学笑场的举动,其实意味着他在表演打架的这个片段觉得很不好意思,那在他眼里,是不是有更有效的处理办法?B组同学个性谨慎胆怯,虽然表演全程放不开,但他们尴尬懊恼地下台,说明也认识到他们在化解矛盾时采取的言语交流“不够走心”。这些才是隐藏在阻抗表面下学生真正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及时洞察并将阻抗转化为积极的辅导元素,心理课堂就能重新焕发生机。

    三、因势利导,重建有效课堂

    心理课堂出现学生的阻抗并不可怕,如果教师善于把握细节,就可以因势利导,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重建有效的心理课堂。, 百拇医药(朱敏洁)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