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7期
编号:12999329
从“知行合一”到“事上磨练”(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7期
     近期,斯坦福大学的健康心理学家McGonigal 在其TED演讲中引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的研究,发现报告“有压力且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的”人群死亡风险增加43%,而同样“有压力但不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的”人群在各组中死亡风险最低,甚至低于“无压力”人群[5]。

    进一步的研究在美国找了1000个年龄在34岁到93岁间的被试,心理学家通过一个问题开始了该研究:“去年的你,感受到了多大的压力?”他们还问了另一个问题:“你花了多少时间帮助朋友、邻居和社区里的其他人?”接着他们用接下来五年的公共记录来看参与者中有谁去世了。研究发现,生活中每个重大的压力事件,例如财政困难或者家庭危机,会增加30%的死亡风险。但是,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那样。那些花時间关心其他人的人完全没有体现出压力相关的死亡风险[6]。由此,我们再次看到压力对于健康的有害影响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对待和应对压力可以转变你面对压力的体验。当人们选择将压力反应视为有益的,他们会在生理上变得有勇气;当人们选择压力下与他人沟通,他们的生命会更有韧性。
, 百拇医药
    阳明心学进一步辩证地看待知行关系,也是对身心关系的有效洞悉。我们在形气世界中活动时,会凭借着我们“身”的活动,而在形气世界中产生种种的作为与关系,这些作为与关系皆是“身之活动”所带来的。内心感应到事物,便会呈现出一种对应于物的“理”,但只有“理”尚不足以具体地与事物产生互动,因为“理”只规范我们与事物互动时应然的存心,并不具备“具体的作为”。因此,内心会在呈现“理”的同时,发动意念,并由此意念透过身产生具体的行为与事物互动。但是,由于意念会依循内心所呈现的“理”,也可能不依循,所以内心会在意念发动之时,又通过“知”的明辨作用,来明辨意念是否依“理”,“依理”则为“善”,“不依理”则为“恶”[7]。

    上述看法也得到了来自积极心理学实验的佐证。Dunn 采用了一个经典的“独裁游戏”方式,找来50名大学生参加实验,每人付10美元作为报酬,然后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伙伴,需要给这个伙伴一部分报酬,不过是给还是不给,给多少都是由自己说了算,而且,他们的伙伴只能无条件接受他们决定了的金额。在参加游戏前后,分别测量者50个人的积极和消极情绪水平。如 Dunn 所料,给伙伴的钱数越多的人,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更多,消极情绪更少[8]。
, 百拇医药
    综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提醒我们,金钱、享乐等私欲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帮助他人、感恩等需要自己付出的善行更能带来幸福。阳明心学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为践行这种发乎内心的积极力量寻找到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二)以事上磨练捕获心流体验

    “事上磨练”是王阳明被贬至龙场驿时期对阳明心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在那个时期,阳明心学实现了对程朱理学乃至自身的全面超越。阳明质疑了程朱理学在把握知行合一思想时只以静坐来直悟心体,却不在道德践行的具体行为中切实用功的问题。他敏锐地指出:“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图知养静,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3]而要意念之“静”,阳明说:“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3]“集义”,便是事物之来,人们能有合宜地作为,以坚定不移地对待事物,并在此过程中磨练自身应物的意念,使得一年的力度在应物时能相应与适宜地发动。应物的意念力量相应与适宜,即是于活动中,使得为善的意念逐渐凝聚。因此,可知阳明认为对于意念的磨练,非是在“习静”中强制把持着意念,使其不动,而是在临事应物时发出相应于该实践情境的意念,并在此中磨练人们的意念,因此阳明常说“事上磨练”,即是指此[7]。
, http://www.100md.com
    阳明以写字一事进一步为例予以说明,写字貌似笔上功夫,其实是心地工夫,心能凝思静虑,能诚敬精明,字才能写得好,若用心不精,字便无神。笔上工夫愈到家,其实是心地修养地愈熟练。两者是一事,心地精明含蕴字形是知,写字的工夫是行,当其写时,其实是心在用与表现。字的进步即心的益精,可见知行的合一并进。写字是心上磨练亦是事上磨练,每件事都是心的表现,写字是件小事,但是写字就是用心[4]。

    在这里阳明提出的“磨练”并非等同于一种对抗挫折产生的结果。早在1975年,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对狗进行电击实验时发现,有些狗能通过自身努力逃离电击,这些狗在被放到正常环境中后,能很快从创伤中恢复。有些狗则比较不幸,它们没有任何办法能避免电击,这些狗在被反复电击后出现了抑郁的现象,一直无法恢复,这就是著名的“习得性无助”实验。

    后续的研究发现,除了动物以外,人类身上也存在类似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当个体面临不可控的情境时,一旦个体认识到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不可避免的结果后,便会产生放弃努力的消极认知和行为,表现出无助、无望和抑郁等消极情绪[1]。除了通过转变认知视角,借助知行合一来重新赋予事件以积极的认知评价与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还提出了另一种与阳明倡导的事上磨练殊途同归的方法——捕捉并感受心流体验(flow experience)。所谓心流体验是指:“行动者进入一种共同经验模式。在该经验中,使用者好像被吸引进去,意识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以至于与活动不相关的知觉和想法都被过滤并忽略掉,并且丧失自我意识,只对活动的具体目标和明确的回馈有反应,透过对环境的操控产生控制感”[9]。通俗地理解,当人们富含激情、专注地沉浸于做一件事的体验即心流体验。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显示,更容易感到幸福的是那些经历着所谓“心流”的人。那些能够产生“心流”的任务不能太单调沉闷,不能让人产生挫败感,它还要具有充分的挑战性,要求一个人全神贯注[9]。这与阳明有关以写字磨练心性的做法如出一辙。
, 百拇医药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更加看重事上磨练的特殊价值。40年前,心理学家Mischel和他的团队召集了60多个4岁的小朋友进行了一项经典的“延迟满足”(delaying gratification)实验。他把小朋友带到一个观察室,告诉小朋友他要离开屋子一会儿,桌子上的棉花糖暂时是不能吃的,而如果小朋友能等到他回来,便可以得到2个棉花糖。米舍尔发现,有些小朋友能够通过各种注意转移和自我控制策略战胜棉花糖的诱惑,而另一些小朋友则把持不住,还没等到Mischel回屋子,便吃掉了棉花糖。早在4岁,小朋友们“高延迟者”和“低延迟者”便显而易见[10]。今天,积极心理学提醒我们,这个实验的重点并不是不满足,而是更适宜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孩子提的要求并不超出他的生活水平,是可以满足他的,盲目地拒绝孩子的任何要求,可能会让孩子不敢提要求,养成逆来顺受的内向性格;也可能导致孩子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不值得拥有想要的东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当着父母的面表现得很有自控力,一旦离开父母视线就紧抓眼前利益不放。, 百拇医药(郑家青?马士力)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