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078791
基于心理学视角谈学生暴力行为的积极预防(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6期
     三、努力建设安全校园

    安全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整治都是至关重要的,学校要利用校园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暴力与攻击无法滋生。

    首先,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安全校园的内在要求。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及其他人员,都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尊严。研究证明,降低中学生的交往焦虑程度,提高自尊水平,可以预防和减轻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7]。另外,学校可通过在校内建立生活社区,在课堂上建立合作小组(需要成员合作才能实现预定目标时组建的学习小组)等方式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推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当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及其他人员之间建立起彼此的关联时,他们才能在校园环境中体验到归属感、安全感和依恋感,这些情感的产生会促成学生对学校及他人的积极行为反应。

    其次,积极的制度体系是安全校园的一个组成要素,它会影响校内人际行为。学校可通过制定制度准则来鼓励非暴力的冲突解决方式以及对他人、对学校的利他行为。学生如果生活在一个鼓励积极行为的环境中,他们将更易于学会尊重他人权益,学会与人积极相处,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人际冲突。很明显这种制度体系是防患于未然的,是在消极的暴力行为出现之前培养学生的积极行为,对积极行为的大力培养比起在暴力行为发生后对学生施加的惩罚更加有防预意义。
, 百拇医药
    再次,文明有序的校园秩序是安全校园的另一重要特征。学校可以建立校园文明监督队伍(可以是学生队伍),对较容易发生暴力冲突的地方(如食堂、教学楼走廊、宿舍过道等)进行监控和巡检,在人流量易集中的时刻,安排文明监督员及时疏散这些地方的人流量,避免无意的肢体碰撞引起的冲突升级。

    最后,绿色校园、文化校园同样是安全校园的必然要求。学校可通过美化校园物理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生态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导向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的文化内涵,无疑会对学生的积极行为表现起到引导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地、持续地发生着。

    对儿童早期出现的攻击行为的放任,将导致攻击行为的保持,保持时间可能是整个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时间甚至更长[8],而且儿童早期攻击行为情节越严重,这种攻击行为则越有可能持续下去[9],因此对学生暴力行为的预防应及早开始,对于孩子早期表现出的情节轻微的欺凌与暴力行为(如言语攻击、恐吓、取侮辱性的绰号等)也不可忽视,必须及时予以矫正。暴力行为的产生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同时又与学生的个人认知、人格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学生暴力行为的预防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复杂工程。父母是有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对学生的教育也责无旁贷,而学生个人更要学会约束自己的不当行为,明确自己的法律和道德责任。学生暴力行为需要积极预防,无暴力校园需要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O’Donnell,J,Hawkins,J. D,& Abbott,R. D. Predicting serious delinquency and sub -stance use among aggressive boys[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5(63):529- 537.

    [2]余毅震,史俊霞,黄艳.家庭因素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关系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15(10):811-813.

    [3]史俊霞,余毅震. 青少年攻击行为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1):893- 895.

    [4]竺培梁. 情绪智力的概念、结构和测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1):38- 43.
, 百拇医药
    [5]张蔚,张文新. 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J].青少年研究,2006(2):25-27.

    [6]屈朝霞,童玉林,路红红. 同伴交往学业成绩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挫折-侵犯理论的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4):13-20.

    [7]顾璇,姚荣英,李红影.中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路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2):155-157.

    [8] Loeber,R,& Hay,D. F. Key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from childhood to early adulthood[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7(48):371–410.

    [9] Loeber,R,& Stouthamer-Loeber,M. Development of juvenile agg-

    ression and violence:Some common mis-

    perceptions and controversie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53):242-259.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昌,330009)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罗佳)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