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休闲生活 > 读书与健康
编号:13206675
在专业“桥梁书”的阅读中成长(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35期
     三、“授业”类“桥梁书”

    当对上课、咨询、活动等各项工作领域逐渐开始熟悉之后,我开始有了一些胜任的感觉,但是对于个别咨询,始终无法喜欢,直到我经历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个人事件:我身边一个生命的消逝。事过数年,不知道当时是怎样度过那一段时间的打击和伤痛的,但是休养之后再回到工作岗位,对待学生们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

    我毕业于湖南一个县城的省重点中学,这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是非常聪明和优秀的人,所以内心有着一种狭隘而脆弱的骄傲,以为每一个人聪明、积极、优秀都是理所应当,因此走上工作岗位时对自己的学生是不够喜爱和接纳的。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地处上海远郊,招收的是本地中游水平的学生,只从学业表现的角度来评价,他们不够卓越。所以最初和他们接触时,我会嫌弃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但是亲历了生命的转瞬即逝之后,我获得了一种领悟——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不易的。

    狭隘、盲目的骄傲被摧毁,更富生命力的同理心开始生长:我对自己的学生有了一种“心疼”的感觉。恰好那个时候我在参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学习,接触到了一些咨询技巧。在这一阶段,我开始比较多地接待个案、思考成因、解释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于该如何与个体共情、如何影响家庭系统、如何推动团体改变以及咨询师职业伦理等议题有了强烈的好奇与需求。在这一阶段,我阅读了《为家庭疗伤》《热锅上的家庭》《叔本华的治疗》《诊疗椅上的谎言》等一系列作品,同时结合多次的咨询练习,把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建立起了联系,并发现了不同理论流派在学校个别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价值。
, http://www.100md.com
    这一时期的“桥梁书”,故事性很强,情节紧凑,并密密绵绵地缝入了大量专业治疗知识与技巧。读完之后,我有了深入探究某理论领域的阅读冲动。例如,读完《为家庭疗伤》,我接着读了米纽秦的《回家》;读完《叔本华的治疗》,我开始翻欧文亚隆的《团体心理治疗》;读完《诊疗椅上的谎言》,我迫不及待地去买心理治疗伦理方面的书籍……后面的这些书籍都是世界级心理大师的教科书级大部头,若不是经由“桥梁书”的“引荐”,我是很难去靠近的。而今,阅读、思考、运用竟是如此的自然。

    这些“桥梁书”,我把它们归入“授业”类,因为它们更细致地贴近某一流派或领域。

    四、“传道”类“桥梁书”

    经历了上述虽然曲折,但是充满意义的三个阅读成长阶段,我在心育工作中更加轻松自然了。现在,我参加了各种培训和学习,开始关注不同流派的方法与技巧,不时会思考“到底应该学哪一种咨询技术”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也许会很慢,因为要学的“术”的确很多;但也许又很快,因为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都提到“真正让治疗发生的,恰恰是咨询师本人健康的人格”。我理解的“道”,就是健康的人格。
, 百拇医药
    关于健康人格养成的书,我想到的就是《熙琄叙语——一個咨询师的成长历程》。这本书的作者是华人叙事治疗大师吴熙琄老师,她在书中娓娓道来,回顾了她从中学地理老师成长为心理治疗大师的历程。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读者可以从不同的阅读视角切入。最初,感觉只是在读一个故事,内心的感受是:“哦,原来大师是这样一个人”,“她原来也是从中学老师开始的”,“她的咨询师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再读,则看到了一个咨询师专业发展的生涯蓝本。熙琄老师最初做中学老师时短暂的迷茫,她为了获得博士实习机会开车往返两个小时的艰辛,以及在冰雹天开车时的恐惧,后来自我照顾时的那一份闲适与淡然……这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挣扎、脆弱与坚持,让我“很高兴”地知道:哦,熙琄老师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有温度、有情感流动的“人”。

    这种让人处之舒服、坦然的感觉,其实正是熙琄老师将后现代主义叙事观融入个人哲学观的实例,“道”与“术”浑然一体。用中国武侠文学的语言来说,是所谓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此时,“传道”类“桥梁书”讲述的既是专业理论与教育实践,又不仅仅限于专业理论与教育实践,它们链接了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和其他领域的“桥梁书”一样,哪怕是“传道”,专业“桥梁书”也同样的“有趣”又“有料”。

    (作者单位:上海市扬子中学,上海,202150)

    编辑/于 洪 终校/温尔虹, 百拇医药(罗吾民)
上一页1 2


    参见:100md首页 > 保健版 > 休闲生活 > 读书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