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227243
提高聋生心理活动课表达积极性的策略(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15期
     班长(男)和文艺委员(女)在舞台幕布后面商量班级活动时,正好被班里某女生看到。同学们议论他们在谈恋爱。他们尽力解释说没有谈恋爱,是在商量班级活动。你相信他们的解释吗?为什么?

    这样的设问非常巧妙。相比“你认为男女生之间应该如何交往”这类问题,此提问给了学生“他们的同学”这样的角色定位,学生不再是毫不相干的第三者。相比“他们的做法合适吗”这类问题,此提问又弱化了价值评判,学生只要表达自己是否相信他们的解释,而不需要给出是否正确的判断,减少了表达的顾忌。

    更妙的是,这位老师在接下去的环节设计了“说一说你在异性交往中被误会的事件。为什么别人会误会你们?”的分享任务。学生经过转换阶段的角色代入,能够以换位思考的态度去反思自己在平时异性交往中的行为,最后达成的团体共识“异性同学该如何交往”是真正生活经验的总结。

    三、工作阶段:安排“能说”的活动
, 百拇医药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更为贴近实际、反映成长困惑的情境中开放自我,说出心里话。但是,聋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很容易出现集体“哑火”的现象,直接影响活动成效。究其原因,除了聋生的性格特征、表达能力以及暖身不够充分等以外,教师在活动的设计和操作上的欠缺也十分致命。铺垫不足、任务模糊、秩序混乱等,都会让活动要求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学生不是“不想”说,而是“不能”说,结果出现“想说又不知怎么说、不知从何说起”的状态。

    1.活动有铺垫

    无论是游戏还是讨论,都要根据聋生的特点作好铺垫,让活动进行得更充分、更有效。例如,我在上“做好时间管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充分发掘日常生活中时间的价值而达到珍惜与合理安排时间的目的,在工作阶段设计了一个讨论: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聋生对时间长短的感知因缺乏外界声音这一重要的参照物而相对模糊,所以在讨论前,我先让学生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学生闭上双眼,心中默默数数,我在一分钟时间到时给予震动提示。学生只有对“一分钟”有了“对象感”,讨论中才会有更切实际的想法。
, 百拇医药
    2.任务要明确

    在工作阶段,教师往往给出一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观点。这个任务的边界是否明确,是讨论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某位教师上的一节公开课“我的‘人际财富’”,试教时,她先通过图示介绍“店面朋友”“客厅朋友”和“密室朋友”的概念,然后提出讨论任务:(1)你们的三级朋友各有几个?(2)每个“密室朋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从“店面朋友”慢慢走向“密室”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希望你的“密室朋友”是怎样的人呢?

    上述课例中,第一个讨论任务的边界太大,如果说“密室朋友”的数量屈指可数的话,“客厅朋友”就不在少数了,“店面朋友”往往多到数不清。所以学生自顾自计算朋友的数量,根本讨论不起来。至于第二个任务,首先,问题的重点落在“你希望你的密室朋友是怎样的人”上,似乎与“成为密室朋友的过程”无关。其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朋友的形象,但是这样的朋友往往很难找到,大多数人的“密室朋友”都不是完美的。学生讨论的对象仅存在想象之中,同样缺乏清晰的对象感。
, 百拇医药
    经过研讨,在第二次上课时,这位教师将讨论任务修改为:(1)请你选择一位“密室朋友”,与组内同学分享他(她)是怎样成为你的“密室朋友”的。(2)你為什么愿意与他(她)成为“密室朋友”?

    修改后的问题,讨论范围缩小为自己的一位“密室朋友”,对象清晰。同时,把成为“密室朋友”的过程凸显出来,学生容易在回忆、分享“成为朋友的过程”中深入认识自己喜欢的朋友所具有的品质。最后进行全班分享,大家观点比较相似的部分便是一个受朋友欢迎的人所要具备的品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基于事实、有话可说,总结也非常自然。

    四、结束阶段:设计“要说”的问题

    在结束阶段,团体共识基本达成,团体动力开始回落,学生更希望去寻求团外生活的改变。这一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把团体的认知内化,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时设计的问题要指向学生的生活与行动,向课外延伸,要有余音袅袅的感觉。这些问题也并不一定要求在课上给出多么完整的答案。如果活动的目标能基本达成,学生在课后还会自发地深入探讨,让团体动力的作用更持久。
, http://www.100md.com
    同样是“做好时间管理”这一课,我在转换阶段安排“重拾部分时间”的活动,学生获得了一些可以再分配的时间。经过如何充分利用时间的讨论后,我安排学生画时间饼图:假如这个圆表示你刚才重拾的时间,现在你想怎样分配它?课上学生主要是自主分配时间,我并没有刻意安排分享的机会。但是课后,他们会好奇地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分配这些时间的,同学之间也会有一些探讨。由认知延伸到行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正是我们的心育课堂所追求的。

    总之,教师只要做足功课,把握聋生的心理特点,在设计和操作上反复推敲、优化细节,聋生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一样会主动表达、积极分享。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教育康复学校,湖州,313000)

    编辑 / 于 洪, 百拇医药(沈耀)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