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5期
编号:12033240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5期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教师;情绪调节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开展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作为中坚力量的心理教师也随之产生了种种负性情绪体验,甚至出现职业倦怠,这也是不争事实。

    一、不容回避——心理教师的负性情绪

    1. 冲突与无奈:新课程背景下的形式化

    虽然新课程业已实施,但分数名次、升学率仍是择校招生、社会评价、考核教师时的首选甚至是惟一指标。“搞心理健康教育会影响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但不是最重要”之类观念还占据着许多行政主管的头脑。“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但应试教育迫使各方面变得短视起来,表现为心理课开设时断时续,心理辅导室有室无人等。

    2. 困扰与尴尬:心理健康教育的功利化及浮躁倾向

    有的学校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把它狭义化,如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提高教学成绩和分数的目的,或者仅囿于开观摩课、搞课题研究、举办活动之类。他们很希望通过心理教师的设立、心理理论的渗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的成绩便可以得到大幅度上升,问题学生不断减少,认为这样才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实效。对结果和目的的过分追求只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偏离轨道,畸形发展。

    3. 压抑和失落:评估制度的残缺和模糊

    目前尚无统一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制度,而许多地方和学校出台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多属于宏观指导,缺乏可操作的细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