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9期
编号:12020080
试论离异家庭子女挫折应对状况及教育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9期
     因此,在对初中生进行训练时,应巧妙创设各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挫折情境,结合具体的挫折事件,让学生重点掌握解决问题、调整认知和情绪的策略。在训练中,我们尽量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如小品、情境参与、练习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通过课内训练与课外监控相结合,确保学生将所学迁移到生活中应用、巩固和强化。

    高年龄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挫折教育方式可在低年龄段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理论讲授。使他们可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思考问题,进而更有效地内化知识,发展技能。如讲到考试中保持适当紧张度时,可附加讲解倒“u”理论。讲记忆时可附加讲解艾宾浩斯曲线,讲暗示时可附加讲解皮格马力翁效应等。

    (二)将父母离异作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父母离异对于父母和子女都是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但是既然发生了,我们就需要去积极地应对它。因而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班会、个别咨询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应怎样正确地看待父母离异的问题。父母离异后,子女不应消极抱怨,而应思考在这个家庭变动中,父母和自己分别有什么难处,应该怎样调整,自己可以为家庭做一点什么,从而主动体谅父母的难处,以自身行动鼓励父母作出调整,增强适应力,让家庭成员共同走出阴影,重新面对新的生活。
, 百拇医药
    (三)开启学生的心灵,合理宣泄不当情绪

    宣泄即通过特有的形式,将积聚在心里的痛苦、忧愁、委屈等发泄出来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学生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如果没有适当宣泄。学生就会感到抑郁,并通过不合理的途径表现出来,如攻击他人、违纪、与父母顶撞甚至轻生。所以学校应科学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合理地表述他们压抑的情绪,让他们发泄不满,诉说烦恼,以缓解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促使其心理恢复平静。充分利用咨询和学生心理日记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鼓励学生参加室外活动,用运动、诉说等方式宣泄也是较有效的途径,同时教师要时时感受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四)家庭、社会、学校联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离异家庭子女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现代化信息的日益增多和普及,社会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和社会宣传以及学校和教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关注和爱护等因素,对离异家庭子女很好地应对挫折具有重要的作用。
, 百拇医药
    1 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对家长进行培训

    首先,调整家长的心态。让家长认识到只有对自己所面临的挫折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其次,鼓励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做生活的强者,走出离异的阴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再次,指导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学会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

    2 学校建立家访制度

    班主任应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家访,学校应对家访提出具体目的要求,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家庭矛盾,起到沟通的作用,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朋友,为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营造出良好的支持氛围。

, http://www.100md.com     3 社会应建立指导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专门机构组织

    人是社会化的个体,社会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于离异家庭子女来说,有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社会的支持。比如:在社区和居委会建立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咨询室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加其挫折应对技能。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徐安琪,单亲家庭子女福利及其法律、政策援助[J],青年研究,2004,7:19-28

    [2]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3

    [3]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4]向守俊,陈旭,中学生挫折应对训练的有效原则[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6):20-23

    [5]张大均,向守俊,挫折应对自我监控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6):981-986

    [6]查颖,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J],丽水师专学报,2002,9:50-53

    编辑 何妍 终校 于洪, 百拇医药(张 利)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