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65915
双语言语产生中的词汇提取机制(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5期
     语言转换实验中转换消耗的非对称性也有来自认知神经心理学上的证据。比如说Jackson等人(2001)记录了语言转换任务中双语者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RPs),提出双语者对二语表征的通达过程中存在着对一语表征的抑制[9]。与二语的非转换序列相比,二语的语言转换序列显示出前额的ERP负偏向扩大。但是,这种现象没有在一语的序列中发现。作者解释道二语这种非对称的表现揭示了在转换序列中对一语的更大抑制。

    2.1.4 来自脑损伤双语病人的证据

    李利、莫雷等人最近以一例前额叶损伤中-英双语病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双语言语产生过程中词汇提取抑制机制的神经基础*。患者头部受伤,CT诊断为前额叶两侧受损,以右侧为主;受伤之前英语水平一般,平时使用频率不高,而受伤后变得倾向于使用英语表达,并且常常难以控制。通过对其进行常规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筛查,结果发现,患者认知能力处于正常水平,言语智商正常,汉语水平没有降低;通过让其完成系统的语言任务测试,结果发现,患者对英语的抑制功能减弱,难以控制用英语表达的倾向。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前额叶在双语言语产生中对于词汇提取发挥着重要的抑制作用。

    2.2 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

    特定语言提取的理论认为,当语义系统将双语者的两个词库激活之后,双语者只考虑目标语言中被激活的词汇,而非目标语言中被激活的词汇并不在双语言语产生中的候选词汇之列。这样,非目标语言中被激活的词汇并不会对目标语言中词汇的提取造成干扰,而且它们也不会有能力去干扰目标语言中词汇的提取。依据特定语言提取的观点对词汇选择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与单语言词汇提取模型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