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84862
污名应对研究:发展脉络、理论取向与展望(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第5期
污名应对研究:发展脉络、理论取向与展望
污名应对研究:发展脉络、理论取向与展望
污名应对研究:发展脉络、理论取向与展望

     发现和结论;四是在应对反应的结果上,很多研究关注对自尊的影响。由于理论视角和思路的不同,有关污名应对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类取向:权衡比较取向、认同威胁取向和个人—情境互动过程取向。每一取向又包含着一些代表性的理论模型。

    3.1 权衡比较取向

    这一取向强调,被污名者如何应对污名取决于其对多重因素的权衡和比较。至于对哪些因素进行权衡和比较,这一取向中的压力一应对模型与自我调节模型持不同观点。前者认为是在对威胁的初级评价与对资源的次级评价之间的权衡和比较;而后者认为是在输入和社会核心目标之间的权衡比较,进而产生维护或反抗社会目标的动机。

    3.1.1 压力一应对模型

    Miller及其同事们借鉴针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压力一应对理论,提出并不断完善了污名应对反应的压力—应对模型(stress-coping model),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已被其他学者所采纳,是污名应对研究中较为成熟的理论。在他们看来,遭受社会污名是一个具有潜在压力的生活事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使个体意识到其社会身份被贬低;二是使个体觉察到他人对其持有负面的刻板印象;三是使个体不确定是否会因污名而被他人所歧视。因此,用于解释人们如何应对和适应日常生活压力事件的理论,可以被用来理解人们如何应对污名。

    压力一应对模型强调,认知评价是影响个体对潜在生活压力事件做出反应的主要中介变量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