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62216
依恋的神经生理机制(4)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第2期
     和低水平的认知机制的桥梁。

    4.前景展望

    依恋概念自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以及人格,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有关神经生理机制的探讨也从未间断过。随着生物学、医学及神经科学的发展,对依恋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的探讨也日益深入。生理测量以生物学为依托,借助精确的测量,探讨依恋的生理机制,该方面研究的开展无论是对依恋的问卷测量研究还是访谈研究都是非常有益的补充,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搭建发展心理学研究趋向和人格,社会心理学研究趋向相互沟通的桥梁,改善长期以来两种研究趋向各自为阵的局面,对依恋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内部工作模式的意识和无意识性、母婴依恋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成人的一般依恋表征和特殊依恋表征以及母婴依恋对婴儿大脑发育的影响等问题做出更为深入的解答。

    在生物学文献中有一个一般假设,依恋的机制对以下所有方面都是一致的:婴儿对母亲,母亲对婴儿,成年女性对成年男性以及成年男性对成年女性,社会依恋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情爱和母爱两者都有稳固的情感联系,有着类似的进化论根源,有着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很可能有共同的神经机制(Insel&Young。2001)。Curtis和Wang(2003)也认为母婴依恋和成人依恋有同样的神经激素基础,只是存在位置和性别的特定性。那么母婴依恋和成人依恋是否真有类似的脑机制?对母婴依恋和成人依恋共同生理机制的探讨是一个有价值的方向。目前的许多研究多是分别探讨母婴依恋或者成人依恋的脑功能定位,只有极少的研究同时探讨了两者的脑功能定位问题。如Bartels和Zvki(2004)用fMRI测了母亲在观看婴儿和恋人图片时的大脑活动,发现两种依恋激活的脑区在壳核、苍白球和尾状体三个部位有重叠。但是,其他纵向研究表明,成人依恋表征并不能由婴儿期的依恋类型得到预测(Grrossmann,2005),所以Curtis的假设是否正确,还值得相关的纵向研究的探讨。
, 百拇医药
    依恋的脑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深化了我们对依恋的脑机制的理解,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这些研究多停留在描述的、相关研究阶段,对于依恋的脑功能定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在更深的神经化学水平上探讨早期母婴依恋对婴幼儿脑发育的影响,这种早期情感依恋在脑内的印刻对以后情绪管理(特别是极端的焦虑、抑郁等)的作用,探寻成人后脑内的早期情感依恋的印刻物(不同的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感受器的分布密度)以及它的神经回路等的研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后,借助人类脑成像的各种技术手段的结合使用,如通过使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非侵入性的跟踪技术和功能磁共振成像,记录不同脑区间白质的联结的同时给以灰质定位,可能会比较清楚的描述出情感依恋的神经回路。

    危险与压力的程度、突发性特点会影响神经生理水平,也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感(Diamond,2001)。面对突如其来的刺激(比如尖叫)个体可能来不及做出认知上的评价就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而对可预期的刺激(比如陌生人出现)个体可以对其作出认知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生理反应。依恋系统本身也具有压力缓解的作用。所以个体的认知和情感都对生理起调节作用。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对生理的调节是否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或者三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对于此的探讨会使依恋的研究更加深入。

    此外,在临床研究方面,可以考虑把依恋相关的生理指标作为评估依恋干预研究效果的指标。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相关研究,生理测量都只是作为情绪唤醒的客观指标,并没有探索与依恋联系的基本生理特性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混乱型依恋日益受到儿童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如果这种依恋类型儿童发展不好将导致病理性依恋,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发展。所以探讨混乱型依恋和病理性依恋的生理机制和脑机制有利于对其成因的分析,从而为其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http://www.100md.com(陈文凤 王争艳 王 岩)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