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86108
儿童归纳推理中的标签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2期
     呈现给他们的图片为熟悉名词时(如,图片为一条鲨鱼,但提示这是一条鱼),他们能够基于名词提示来归纳推理,而忽略特征相似性。Plunkett等人(2008)依据婴儿对新异刺激的注视特性,实验中伴随人造物图片的出现由录音机播放标签“dax”或“rift”研究显示,10个月大的婴儿虽然还不具备口语表达的能力,但却表现出忽略相似性,而依靠标签进行归纳推理的能力,他们认为这种依靠标签的能力是基于类别关系的。

    3 语言标签与类别标签

    Heit和Hayes(2005)指出虽然特征相似性和概念观差异明显,但基于经验的这两种观点却难以证明并加以区分,尤其是在真实情境中,知觉相似性常常与类别关系相混淆(Wilbum&Feeney,2008)。目前国内外的有关研究中,以语言标签(linguistic labels)和类别标签(categorylabels)的研究为最多,而语言标签与类别标签虽统一于标签之下,两者之间却并非完全等同。另外,目前在对标签的研究中除了通用标签的称谓外也常常出现类别标签、语言标签、命名标签等名词称谓,不仅令读者疑惑,而且研究者也常出现混淆。

    为此,我们希望能梳理前人在语言标签和类别标签中的有关研究来更好地了解儿童归纳推理发展的趋势,并试图解决前人研究的争论和混淆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