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912899
幸福感的中西差异:自我建构的视角(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7期
     情感的三件法宝。道家更认为欲望的满足不仅不是幸福甚至还是一种罪过,老子曾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

    显然,中国人所追求的幸福不是(至少不完全是)个人情感的幸福。《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知识分子终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在被转化为《三字经》之后更是妇孺皆知。儒家对个人之于社会价值的反复强调更直接地表明,个人的社会价值比个人的情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孟子认为:“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的“三乐”是儒家幸福观的集中反映,三乐之中无一涉及个人的情感,都是强调个人之于家庭、社会的意义或价值。而后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追求,更反映了中国人在超越个人狭隘情感的基础上,从社会道德与价值的高度对幸福作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个人情感与社会价值对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幸福感具有不同影响。社会规范(作为集体价值观的一种反映)比个人快乐更能够影响集体主义中个体的幸福感。而个人主义文化则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因为,情感提供了个人需要与目标及现实事件之间适宜程度的直接反馈。一个生活充满快乐情感和较少不快乐情感的人,说明他的需要和目标都实现了,他的生活是幸福的。Radhakrishnan等人(1997)研究发现,个人主义国家个体的生活满意感主要由情感体验预测,而集体主义国家个体的生活满意感则主要由情感体验和外在规范共同预测,并且两者具有几乎相等的预测力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