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腹痛
编号:11820135
腹痛阵阵 当心肠痉挛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家庭医药》 2009年第6期
     肠痉挛是指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临床主要表现为无规律的阵发性、发作性腹痛。体检时以无肌紧张、固定压痛点、肠型、包块等为特点,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有症状,但检查时无器质性病变的疾病)。

    为什么会发生肠痉挛呢?因为人的肠壁较薄,特别是脐周肠壁更薄,当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如肠道动力增高;过食碳酸饮料,肠道内产大量气体;肠道激素升高;某些食物中的致敏物质;进食生冷、硬物以及情绪波动、寒冷、焦虑、剧烈运动等,会导致肠壁平滑肌收缩,肠道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引起肠痉挛,发生剧烈疼痛。

    那么,发生肠痉挛时该怎么办呢?以下4法可供选择。

    西药

    常用解痉剂,如阿托品(成人),0.5~1毫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盐酸山莨菪碱,1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西托溴铵(静注或肌注,每次5毫克,每日3~4次;口服,每次50毫克,每日2~3次);或用硝苯吡啶片10毫克,舌下含服。后者能迅速阻滞钙离子的内流和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从而解除疼痛,是比较理想的解痉药。

    中药

    常用藿香正气口服液10毫升,口服,每天3次。研究表明,该药对肠管痉挛有抑制作用。或用解痉散:木香、山药、小茴香各6克,玄胡15克,厚朴5克,陈皮12克,炒白芍24克,当归10克,炙甘草3克。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煮沸后,用小火再煮30分钟,共煮2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毫升,分2次口服。

    针刺

    第一组取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中脘(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第二组取天枢(肚脐向左右3指宽处)、下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操作时患者仰卧,每次1组,两组交替使用。穴位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0.5~1.0寸,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每天1次,留针20分钟。本法具有起效迅速、经济方便、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穴位注射

    可取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10毫克(1毫升),行单侧梁丘穴位注射。操作时,常规酒精消毒,针头刺入穴位内2/3后不需提插,回抽无血液再缓缓注入药液。

    推背

    令患者俯卧于床上,不用枕头,头偏向一侧,上肢贴身伸直。操作者立于床边,两腿拉开小弓字步,两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在患者背部上方(手掌与背部紧贴),然后向前暴发性推出,使背部皮肤肌肉在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力量适中。推4遍后,令患者将头转向另一侧,按上法推4遍。最后,操作者右手半握拳,用腕力捶背,自上而下捶2~3遍,一般疼痛即止。

    编辑/杨丽伟 yangliwei@jtyy.com, http://www.100md.com(田维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