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16年第3期
编号:12838172
防控胃癌,从“早期”做起(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家庭医药》 2016年第3期
     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癌的原因还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它分泌多种刺激胃黏膜的毒素有关。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不但损害胃黏膜,还可形成毒性的氧自由基而致癌。

    3.胃溃疡

    癌变多发生在胃溃疡边缘黏膜,因为此处黏膜反复经历破坏、再生的慢性过程,容易发生癌变,发生率约1%~4%。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溃疡就是未被识别的癌。

    4.胃息肉

    胃腺瘤样息肉与胃癌有关,59%可伴有癌变;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多个、息肉底部较宽(医学上称广基)者尤易癌变。有一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几乎无例外地或早或迟发生癌变。

    5.手术后残胃

    因溃疡病、胃炎、出血等切除了部分的胃,剩余胃称为残胃。残胃与不手术的良性胃病相比,发癌的危险性高数倍至10倍以上,这种癌称为“残胃癌”。

    因为手术切除了幽门括约肌,失去了“闸门”,十二指肠内的胆汁、肠液、胰液得以反流入胃,这些“不速之客”长期刺激残胃黏膜发生炎症;手术切除了部分泌酸黏膜,胃内酸碱度偏碱,细菌容易繁殖,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也因此增多;加上缝线过紧长期刺激等,都成为致病因素。残胃癌多在手术5年以后发生。

    6.胃黏膜巨大肥厚

    又称为巨大肥厚性胃炎,胃内出现大而肿胀且无弹性的皱襞,癌变发生率约为8%。其癌变可能与病态黏膜产生一种转移性生长因子有关。

    早期胃癌诊断须全面

    前面说了,上面几个疾病因素只是早期胃癌的“嫌疑犯”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