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2636316
学会减少食品污染的危害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11期
     有人会说,“我买成品或半成品自己再加热可以吗?比如熟肉制品。”建议尽量少买或不买,因为这类食品要加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如果加的过量会发生亚硝盐中毒;如果不法分子将它添加到腐败变质的肉中,就会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尤其是无证摊贩常用重味如麻、辣、咸等掩盖其腐败变质问题,因此一定要小心。建议买新鲜的食物自己烹制,这样安全些。

    尽量减少食品烹饪及加工环节的污染

    1.烹饪方法越简单越好。烹饪食物的最好方法是蒸、煮、炖或是凉拌,能生吃则生吃。因为这样既能保留更多的营养物质,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也可减少用油、用盐,减少因油煎、油炸、烧烤或烟熏等过程产生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另外,采用煮、蒸、炖或凉拌等方法既可减少空气污染,又可减少食品污染,减少营养素损失。

    2.家庭烹饪的各个环节要注意卫生,在防止化学污染的同时,要防止微生物污染。厨房所用砧板、刀具、抹布等要生熟食品分开使用,防止交叉污染引起食物中毒。所用厨具要经常消毒。
, http://www.100md.com
    凉拌或生吃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处理过程中的卫生,防止因微生物污染而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3.家庭自制食品的卫生。家庭自制食品如腌制食品、熏制食品、卤制食品等,首先应保证食品原料的新鲜与卫生;在制作这类食品时,可以添加一些天然的抗氧化物质、香料,如生姜、花椒、八角茴香等,不仅可以为食品增香,还可以防腐杀菌,延长食物的食用期限。

    增加膳食中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及天然抗氧化、抗癌成分,对健康十分有利。虽然不排除果蔬里含有一定的农药和化学制剂,但是通过用水充分的清洗、浸泡等方法还是可以减轻毒害的。需要强调的是,果蔬一定要新鲜,否则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水分蒸发后使其变干,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若蔬菜、水果的表皮组织已经破损、溃烂,微生物较易侵入,使蔬菜、水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高,因此购买蔬果要注意表皮及外观的完整性。干枯变质的蔬菜和水果,无论人或畜食用后均可发生亚硝酸盐中毒。不仅如此,若食物因变质含有胺类物质,则会产生强致癌物——亚硝胺,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
, http://www.100md.com
    另外,在挑选新鲜蔬菜时,也别买那些不断洒水的,虽然看上去水嫩嫩的,但因为水分在被蔬菜吸收的同时,其表面的农药、化肥等成分也再一次被吸收进去,即使清洗也难以洗净,因此,购买蔬菜时一定要注意。

    吃水果时,能削皮者应尽量削皮食用。虽然削皮对营养素有一定损失,但能保证安全。

    不吃发霉及变质食品

    发霉的食品特别是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玉米、大豆、向日葵、棉籽等含油分较高的籽料及其制品以及大米,最容易受到黄曲霉及其他产毒霉菌的污染。

    除此之外,还有报道红薯、胡桃、杏仁、榛子、干鱼以及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毒性很强的致癌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对人体的急性毒性为氰化钾(剧毒物)的10倍,也有明显的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特别是高温、高湿的季节,食品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食品一旦被这类毒素污染,去毒十分艰难。因此,发霉食品是不可吃的。有些食品虽然肉眼看不出霉变,但实际上已经发霉,因此,购物时看好商标日期(如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非常重要,切不可大意。
, http://www.100md.com
    预防食品霉变的措施:

    防霉:家庭要注意将食物放在干燥通风处或冷藏。

    去毒:(1)加水搓洗、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适用于受污染的大米去毒;(2)挑拣霉粒法,适用于花生、玉米,如果花生、玉米有破损、霉变、起皱等将其拣出;(3)紫外线照射去毒效果也很好。

    谨防霉变甘蔗和霉变红薯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霉变甘蔗质地较软,瓤部外观一般呈浅棕色,闻之有霉味。霉变甘蔗中有一种具有很强神经毒物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一旦发生中毒,应尽快到医院救治。保存甘蔗要注意通风、散热,储存期不可过长;不吃霉变甘蔗。

    霉变红薯中毒:受到黑斑病感染的红薯其表皮有褐色或黑色斑点,或干瘪多凹,薯心发硬、味苦;被黑斑病感染的红薯,无论采取何种烹饪方法都难以将毒素破坏,因此无论生吃还是熟吃都会引起中毒。

    一旦发生中毒应到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1)红薯储存应保持干燥,防止霉变;(2)购买时要注意薯皮的完整;(3)不吃霉变质、发硬、苦味的红薯及霉变的薯干。

    (摘自《大众健康》), http://www.100md.com(黄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