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299858
玩人肉搜索?你的心伤不起!(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2年第10期
     在这个疯狂的网络时代,“人肉搜索”俨然成为了最“一呼万应”的游戏,但这种原本源于正义感的行为,结果却往往违背了维护道义的本意,矫枉过正,甚至误伤甚众,宣泄般的疯狂揭秘下,逐渐崩坏的其实是我们的心……

    网络上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关于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因为那里是地狱……

    名词释义

    “人肉搜索”是个啥玩意

    提到网络搜索,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百度、Google,但如今,起源于提问回答网站类的“猫扑”、汇集亿万网民力量的重量级武器——“人肉搜索”,已经成为了网络上最具威力的搜索器。这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计算机搜索技术为“人→人”模式的联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无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新型网络搜索方法。它实际上就是通过其他人来搜索自己搜索不到的东西,更强调搜索过程中的互动。
, http://www.100md.com
    真人版的拼图游戏

    最近被热门“人肉”的延安车祸“微笑门”事件,爆出某领导拥有十余款名表,引发一片网友鉴定及热议;在微博上蹿红,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延参法师已经成为网络上最受欢迎的和尚,连他三年前在峨眉山带着口音断断续续地歌颂着人生:“绳命,是剁么的回晃;绳命,是入刺的井猜(生命,是多么的辉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一边讲,一边还颇为无奈地容忍着猴子在身上爬来爬去的视频也被网友重新翻出,网友笑称他在“用生命卖萌”;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浏阳老家为母亲庆祝90大寿,长跪母亲膝前痛哭流涕的一组图片,在网友的争相转发中,引发口水一片,再次将北大校长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这个疯狂的网络时代,人人可以参与,人人都能成为“网络侦探”的“人肉搜索”,俨然成了互联网上最为“一呼万应”的游戏。在那些“虐猫女”、“铜须门”、“艳照门”、“很黄很暴力”、“郭美美”等“人肉搜索”经典案例中,当事人的背后细节、隐私、背景成为网民最津津乐道的内容,从一张照片、一个视频场景、甚至一个网名开始,无数网民从不同途径对其真实身份和隐私信息进行“地毯式搜索”,像拼图游戏一样,照片、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更多各种个人隐私信息在相互补充和综合梳理之后,一个现实中的人就被完整地“搜”了出来。在搜索的过程中,热衷于此的网民成群结队的对其进行公开评论,甚至通过各种方式入侵当事人的现实生活,让措手不及的当事人很是受伤。
, http://www.100md.com
    时下热映的电影《搜索》反映的正是当下媒体的推波助澜和网民的“人肉搜索”对一个可怜女孩所造成的巨大伤害。身患绝症的都市白领叶蓝秋仅因为没有在公车上为一位老大爷让座,就陷入了被“人肉搜索”的漩涡,身边不甘寂寞的人不时爆料,全民拿着放大镜争先恐后的围观,对其评头论足甚至谩骂侮辱,在满足自己“窥私欲”和“道德感”的同时,将叶蓝秋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被卷入其中的身边数人也被彻底改写了命运。

    更令人值得深思的是,即使是积极向上的新闻,也总是会被质疑是否在作秀。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到一条新闻先问“真的假的”,看到一张图片先研究一番“P过没”。不信任感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媒体真的已经无良到不可能报道真实的新闻和照片了吗?生活真的压抑到需要我们在网上通过谩骂和嘲讽其他人的痛苦来释放吗?“人肉搜索”式的窥探就真的可以给人带来这么大的快感吗?亦或者,逐渐崩坏的其实是我们的心……

    变异版的网络暴力

, http://www.100md.com     “人肉搜索”背后反映的是复杂的社会心理,包括从众心理、社会认同需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窥私、暴力欲等等。客观地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正义感让网友们发起了“人肉搜索”。比如,“周老虎”事件之所以成为一次“人肉搜索”的总动员,就是因为它挑战了社会的公信力。四川大地震期间,多家大型网站推出的地震寻亲板块,则使“人肉搜索”彰显了人性光辉。但长久以来,“人肉搜索”并没有太好的名声,人们对它的诟病大多集中在其侵犯当事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客观事实,以及充盈其间的怒气、戾气和霸道,这些对当事人名誉和心理的伤害,已蒙上了“网络暴力”的色彩。

    公众先天的道德愿望和后天的窥视欲是“人肉搜索”的社会心理基础。“人肉搜索”的对象通常是与社会公义相悖的人物或事件,除了挑战社会的公信力的事件外,有些则违反了主流的道德规范,如“北飞候鸟”;还有些与民族命运、社会利益相违背,如“圣火事件”、“辱骂灾民”等。这些事件都与人们所拥有的道德观相抵触,于是引起了人们的不满甚至愤怒。心生愤懑的网民希望通过“人肉搜索”的方式,聚集强大的舆论压力和情绪能量,在虚拟网络上对当事者进行道德审判,以维系法律之外的一种道德秩序。网络环境的隐匿性,让他们尽情释放对现实社会中某些阴暗面的不满和张扬维护道义的快意,也使得自己被打破的道德观、价值观重新获得平衡。除此之外,对热点事件和人物,大多数人都希望了解更多的细节,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窥私欲,其间的欢娱与嘲讽也提高了人们对“人肉搜索”的传播、参与和关注。
, 百拇医药
    但网民这种自发的力量在缺乏善意的基础上,在形式和细节上也有诸多缺失,很难把握好公平的界线,容易激发盲目煽惑、语言暴力等从众心理,出现矫枉过正,甚至造成“误伤”,从而导致对谴责对象的网络暴力。而当“人肉搜索”从网络舆论演变成现实“追杀”,这种强权表达,更是不但违背了维护道义的本意,也已触犯了法律。

    极端版的情绪出口

    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说过:“当个体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掠劫的念头,并且会立即屈从于这种诱惑。”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群体极化”,最初指的是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导致最终的决策向某一个极端偏斜,而背离最佳决策。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个体都更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和信念的一致,以获取群体对他的认可,并增强自身的团体归属感;同时当个体对需要决策的事拿捏不准的时候,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而这压力促使他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因为人们倾向于相信多数,认为他们是信息的来源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因为人们觉得多数人正确的几率大,模仿和顺从他人的行为和信念往往是最安全的。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下,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质疑大家观念的后果很可能是被所有人排斥而孤立无援,所以大家都宁愿三缄其口也不愿触犯众怒。, 百拇医药(杨丽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