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5年第4期
编号:11111344
外源性mFasL-cDNA基因干预后骨髓造血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日 李银华 徐之良 黄星原 石清照 罗劲松 夏利平 邹 萍
第1页

    参见附件(239KB,4页)。

     摘要 目的:探讨FasL基因转移后造血细胞活性是否到影响,骨髓移植(BMT)后受者骨髓造血功能是否受改变。方法:FasL-cDNA经鉴定后,常规收集BalB/c小鼠和BAC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采用脂质体转移法将FasL基因转入BalB/c小鼠BMMNC,然后按l∶0.625体外与BAC鼠BMMNC混合培养,6 d后实验组(第3组)尾静脉输注给经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同时设立:第1组(空白对照组即未移植细胞);第2组 (未转染基因BalB/c鼠BMMNC+BAC鼠BMMNC);第4组(同基因BMT组)。观察移植后受者鼠造血功能及细胞来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率。结果:BMT后10,20 d,第4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第2、3组(P0.05);30 d,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组小鼠相继于l周内死亡,死亡后取脾观察未见脾结节形成。第2组、第3组存活的11只雌性BalB/c小鼠BMMNC中,Y染色体出现率为(79.35±6.77)%。第2组、第3组、第4组2月生存率分别为30%、80%、100%。第3组生存率明显高于第 2组(P0.05)。第3组少数及第2组中大部分鼠移植30 d出现GVHD表现,两组死亡鼠及第2组存活鼠组织因子改变符合Ⅱ—Ⅲ度GVHD病理变化,第3组存活7只鼠中有I度GVHD病理变化。结论:转基因自体造血细胞与异基因供体BMMNC混合培养后移植,能使受者获给供体来源的造血重建,并明显降低GVHD发生。

    关键词 基因转移;骨髓移植;造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52(2005)04—0421—0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9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