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404548
“填鸭”之重:是爱心还是魔咒(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日 《健康必读》 2007年第3期
     “办培训班的人其实知道自己不够条件,但他们只想着从家长口袋里掏钱。”一名知情人向记者道出了其中内幕。

    专家解读

    “天才模式”易造就问题少年

    就此问题,记者分别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们认为,无限度地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容易造就“问题少年”,是极为不妥的。

    心理咨询师:

    过多增加孩子负担不妥

    法制周报心理干预中心志愿者、国家心理咨询师于先生认为,11岁左右的孩子处在以游戏为主的成长阶段,孩子不愿意但又迫于父母的压力,勉强接受学习,其效果是不好的,长此以往会出现厌学等不良的情绪。而像“满头白发”这种现象,就是不良情绪导致的躯体反映。

    家长望子成龙并不过分,然而无限度地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这是极为不妥的。在这种模式下长大的孩子,逆反情绪严重,性情变得暴躁,易变成“问题少年”。

    心理学家:

    违背了心理发展规律

    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杨洪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违背了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他说,那种只要学习好其他都可不管的家庭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远离伙伴,变得自私自利。

    教育专家:

    四大因素加重学生负担

    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成松柳教授认为,孩子负担越来越重,一是因为竞争目标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家长在发展预期上追求高学历,不仅仅想上大学,而且都想上重点大学。

    二是竞争重心不断下移,许多家长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为孩子增加大量的校外辅导班、兴趣班、家教等课程,各种社会补习班十分火爆。

    三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还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

    四是一些地方的学校和教师由于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各种压力,教育教学片面地适应升学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人格养成、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

    相关背景:

    八成城市学生进过“兴趣班”

    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对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学校和农村县中的调查,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一些城市调查,80%的小学生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奥赛班、兴趣班、考级班,并且大多数在两个以上。

    许多中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感到“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或“恐惧”。在片面升学率导向下,学生为提高成绩进行重复练习,透支了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其创造能力受到压抑。

    编辑/吴雨

    [ 上 页 ], 百拇医药(刘 卓 赵 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