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上旬刊)》 > 20194
编号:13557266
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4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也可看出,①老年人是抗结核治疗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发人群,主要是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差,肺结核对身体影响较大,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因此身体的药物清除率较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较高【3】。②复发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肝损伤,在肺结核复发的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伤的几率较高,而在本次研究中,复发的患者有47.06%存在肝损伤,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反复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很容易导致肝脏组织纤维化,进而肝细胞的耐受能力降低,增加肝损伤。③治疗时间的长短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本研究中,3个月内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早期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肝功能,并适当的予以保肝治疗【4】。④抗結核药物选择方面,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在初期应进行保肝治疗,必要情况下,停止抗结核药物使用,当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在予以药物治疗【5】。而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对于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在性别的发生方面无任何异议,而60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为30.26%,60岁以下的发病率为16.13%,证实药物性肝损伤的引发和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同时在复发和初发方面,初发的为13.63%,复发的为31.11%,并且治疗时间3个月以内的发生率为51.83%,超过3个月的发生率为41.86,充分证实,药物性肝损伤和年龄、复发、治疗时间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对于上述的高危人群应重点观察。

    综上所述,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发生肝损伤的过程中,其高危因素为年龄过大、复发以及治疗时间,因此相关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肝功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以及及早治疗的原则,最大长度保证患者的健康,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参考文献

[1] 迟旭, 漆沄, 陈娟, et al. 初次抗结核治疗诱发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9(1).67-70.

[2] 张冰. 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临床特点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24):106-107.

[3] 刘毅, 赵博, 黄颖. 降酶灵胶囊与肌苷片治疗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对比[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 v.29;No.183(4):111- 112+114.

[4] 池菲, 王晓静, 张媛媛, et al. 以肝外表现首发的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18, 31(10):55-58.

[5] 杨雪, 杨欣, 许莉,等. 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性的Meta分析[J]. 华西医学, 2018(1):67-75., 百拇医药(王珊珊)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