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09年第15期
编号:11811324
脊髓损伤患者在康复治疗中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15期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15-0058-0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损伤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各国统计资料显示脊髓损伤多为健康的青壮年,年龄在40岁以下占80%,男性为女性的4倍左右[1\]。脊髓损伤所导致的瘫痪是一种严重的残疾。近年来,随着医学和康复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更多的脊髓损伤患者不仅从初次损伤中存活下来,而且生活充实并能活到老年。康复护理虽然是急性期、恢复期的主要护理手段,而心理护理也是脊髓损伤患者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7年7月~2008年12月我院康复科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91例,其中男78例,女13例。年龄在50岁以下的患者66例占72.5%。平均住院天数61.95 d。

    1.2方法患者大多是从医院的外科或神经科转来,基本情况已经稳定。入住我院康复科时,由责任护士发放“心理状况调查表”,由患者本人填写,不受其他人干扰,不能自填的患者,由护士如实告知“心理状况调查表”中的内容,由患者选择填写。患者填写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

    2结果

    表现为情绪改变(恐惧、羞愧、孤独、焦虑、忧虑、悲观、忧郁、绝望)74人(81.3%),其中以恐惧、悲观、忧虑、绝望为突出表现,表现为认知活动的改变(否认、偏见和偏信、依赖、固执、宿命观)43人(47.2%),社会和家庭的因素23人(25.3%)。

    3讨论

    3.1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问题脊髓损伤导致残疾,而残疾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1情绪的改变最明显的是情绪障碍。由于残疾出现对自我形象的不满意,自卑、羞愧、孤独,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自我封闭,由此引起空虚感、孤独感、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甚至自暴自弃,失去康复信心,出现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疼痛症状。抑郁严重时,可以有厌世和轻生的行为。

    3.1.2认知活动的改变[2\] 

    3.1.2.1否认否认也是残疾者的一种防御心理。在康复心理学和康复医学中,已把病人的否认心理和不遵医嘱行为列入专门研究课题。

    3.1.2.2偏见和偏信[3\]多见于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卫生科学知识的患者。他们对卫生、保健和康复的理解和态度,受到陈腐传统观念和某些错误理论的影响,以致做出很多愚昧的、不利于康复的行为。由于偏见和偏信,对医师的科学指导不相信,反而对江湖医生或骗子的“灵丹妙药”、非医务人员的不科学建议坚信不疑;也有人虽不全信,但往往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结果上当受骗,延误康复治疗时机。

    3.1.2.3依赖由于过分强调了自己的病人身份,可出现对医师、护士和家属的依赖。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被动、不重视自我调节和自我训练,阻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及时康复治疗。

    3.1.2.4固执可能是人格特点的反映,也可能是受偏见的影响,少数人也可能受其特殊地位的影响。他们坚持己见,自以为是,摆布医生、护士和家人,百般挑剔,干预诊断、治疗和康复方案,因而往往打乱康复计划。这类患者常有敏感、多疑的特点,一旦违反其意志,就会发脾气,不配合康复治疗。

    3.1.2.5宿命观某些患者,在不幸面前,往往有自怜、自责、或罪孽感,误认为生病是命中注定,应该受罪;有的甚至自卑、自责,甚至没有求治和康复的信心与要求。

    3.1.3社会因素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3.1.3.1社会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态度同情和爱护会给脊髓损伤患者以温暖和康复的信心;怜悯虽无恶意,但会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嘲弄、侮辱会使患者有屈辱感、愤懑、或自怜,易导致消极情绪,不利于康复。

    3.1.3.2家庭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的父母、配偶、子女对他们的态度有一个演变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态度,这些不同态度,对康复会有不同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的家庭都会感到不幸,并有一种内疚感。为了弥补良心的谴责,对患者开始是百般照顾,四处求医,造成患者依赖思想;如果医治无效,家人开始绝望、灰心丧气,对康复失去信心,甚至采取放弃态度;更有甚者,把家庭的一切不幸和苦恼都归罪于患者,或抱怨或虐待,甚至遗弃他们。

    3.2心理护理措施

    3.2.1对待患者具有高尚的道德和真挚的同情心自觉自愿、竭尽全力地为患者解除痛苦,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以患者的忧而忧,以患者的乐而乐,对患者有真挚的同情心[4\]。

    3.2.2对待患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5\]敏锐的观察力对从患者身上获取直观资料,判断其需要,帮助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以及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叹息声、呻吟声、咳嗽声等都需要敏锐的觉察,才能知道患者的痛苦和需要。

    3.2.3对待患者要有耐心倾听、诚心接纳的态度对所有求治的患者都一视同仁、诚心接待、耐心倾听、热心疏导、全心诊治。要理解、关心、认真听取患者的诉说,详细了解病情经过,听取他们的意见、想法和自我心理感受。但又并非机械地、无原则地被动听取叙述,而是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注意其言谈和态度所表达的心理症结是什么。认真倾听患者的叙述,其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某些患者在产生信任感后会全部倾诉出自己压抑已久的内心感受,甚至会痛哭流涕地发泄自己的悲痛心情,结果会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心理障碍也会明显改进。

    3.2.4对待患者在精神上予以极大的支持和鼓励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信息交流,使其建立起治愈的信心。对患者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应用医学科学知识耐心解释,指出正确的治疗方法,反复地支持和鼓励,可大大地调动患者的心理防卫机能和主观能动性。在支持和鼓励的时候,必须注意要有科学依据,不能信口胡言;鼓励的语言要慎重、亲切可信、充满信心,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交流和情绪感染作用,使患者感到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力。

    3.2.5对待患者要应用全面地、综合地治疗原则脊髓损伤患者心理障碍的形成,往往取决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应采取综合的方式,需要药物与心理治疗的方法,例如,治疗心理生理疾病时既需要药物解除躯体症状,又需要心理护理处理情绪因素。很多情况下,药物与心理护理起着协同作用。

    总之,我们康复护理工作者只有更多地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及护理,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摆脱残疾后出现的心理障碍,树立战胜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早日适应残疾后的生活,最终达到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凤英.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2):106.

    \[2\]李美华,区丽明.综合医院住院康复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7(20):540.

    \[3\]石凤英.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2):74.

    \[4\] 张桂珍. 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1):51.

    \[5\]王瑞敏.康复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118.

    (收稿日期:2009-04-29), 百拇医药(汪小萍 余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