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10年第16期
编号:11952820
推拿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184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5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10年第16期
推拿配合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184例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6-0054-02

    腹泻是婴幼儿疾病中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次数在每日大于10次,性质改变如水渣样、蛋花样、粘液样等。作者对184例患儿婴幼儿腹泻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8月~2009年7月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184例进行分类治疗。其中男102例,女82例;0~1岁98例,~2岁64例,~3岁22例:病程3d~2个月。

    1.2诊断标准腹泻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1-01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患儿有乳食不节或感受外邪病史;(2)大便次数增加,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少许粘液样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3)重症腹泻可见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燥、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症;(4)大便镜检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有脱水、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 http://www.100md.com
    1.3治疗方法

    1.3.1辨证分型(1)寒湿型:泄下清稀,肠鸣腹痛,便稀色淡多泡沫,臭气不甚,舌淡苔白。湿热型:泄下频繁,稀薄,病量多或泄下如注,粪色深黄而臭,有粘质,泻下不爽,有腹痛,纳呆,口渴,恶心,舌红苔黄腻。(2)伤食型:脘腹胀满,腹部作痛,痛则欲泻,泻则痛减。大便酸腐。部分夹有不消化物,舌红苔白腻。(3)脾虚型:大便稀薄,食后则泄,完谷不化,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反复发作且久病不愈,舌淡苔薄白多润。(4)脾肾阳虚型:久泄不止,大便清稀,五更泄泻,形寒肢冷,喜温恶寒,精神差,面色咣白,舌淡苔薄白。

    1.3.2外用治疗方法(1)寒湿型: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泄为原则。按摩以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以推三关,揉外劳温中散寒,配补脾经,揉脐及足三里等等健脾止泄。再以艾灸隔姜灸神厥穴、关元穴及艾灸足三里穴各10min。再用中药(丁香10g、木香20g肉桂10g、茴香10g粉碎后炒热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不少于12h。(2)湿热型:以清热利湿,调中止泄为原则。按摩以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清天河水,揉天枢,揉龟尾,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再以药物(苍术10g黄连、10g、车前子30g、滑石30g、丁香10g、冰片3g粉碎后用蒜汁或陈醋稀释成糊状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6h。以皮肤不起泡或潮红为宜。(3)伤食型:以消食导滞,和中助运为原则。按摩以补脾经,清大肠。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揉天枢,揉中脘,揉龟尾,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再以艾灸神厥穴、中脘穴、脾穴各10min。再用中药(丁香、木香、五味子、槟榔、吴茱萸各10g粉碎后炒热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不少于12h。(4)脾虚型:健脾益气,温阳止泄为原则。故按摩以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为主,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再以艾灸隔姜灸神厥穴、脾穴及艾灸足三里穴各10min。再用中药(干姜10g、吴茱萸10g、胡椒20g、丁香6g、木香20g、砂仁15g粉碎后炒热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24h。(5)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益气止泄为原则。故按摩以补脾经,补肾经,补大肠,推三关,揉百合,摩腹揉脐,捏脊,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揉长强穴各法3~5min(约各穴100~300次),再以艾灸隔姜灸神厥穴、关元穴、长强穴及艾灸足三里穴各10min。再用中药(吴茱萸10g、丁香10g、干姜20g、肉桂20g、胡椒20g、木香20g、五倍子20g粉碎后炒热装入纱布袋缝紧)敷贴脐部及腹部,每日1次,时间24h。
, 百拇医药
    1.4疗效标准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成型,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体检查阴性。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细胞、白细胞偶见。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此外自拟一条标准:全部病例治疗10d为评价疗效的时间期限。

    2 治疗结果

    本组经治疗,效果满意,总有效率98.4%,见表1。

    3 讨论

    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多为脾胃素虚,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所致。病位在脾胃,大小肠。《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极易感受外邪入侵,或内伤饮食,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引起泄泻。故治疗上本方以按摩、艾灸、中药敷帖、中药灌肠进行中医辨病辨证分型联合治疗。予以消食导滞或祛邪理气或清热利湿或健脾益气或温补脾胃或益气养阴等。推拿按摩主要通过手法直接刺激穴位,根据不同证型,运脾化湿清热,调整胃肠功能。艾条熏灸能使热力透入肌肤,通过穴位经络的作用,进而温通气血。调理脏腑,健脾和胃而发挥治疗作用。由于小儿脐部皮肤角质层薄,血管丰富,易于药物渗透,通过药物的敷贴,使药物由血管经络循行输布全身,改善肠胃循环。调整肠胃功能。能行气导滞或温中或止泻作用,并促进肠胃吸收,从而达到健脾燥湿止泻之目的。中药保留灌肠可克服患儿喂药困难或发生呕吐等不便,且较口服药物吸收快,利用度高。对于细菌性腹泻疗效尤好。从以上分型治疗效果看。中医的按摩、艾灸、中药敷帖在寒湿型、伤食型、脾虚、脾肾阳虚者疗效尤为明显,也进一步反映出中医的按摩、艾灸、中药敷帖对通过经络气血的疏导调整,激发人体的免疫监测的提高,自我修复及平衡免疫过激状态,对人体自身免疫调节有重大作用。

    总之,运用中医外治法辨证分型治疗婴幼儿腹泻,简单易行,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百拇医药(刘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