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88218
“安检”要喝一杯“优质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10年第3期
     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涉案者都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原料,生产乳制品。全国食安办日前表示,彻查并坚决销毁2008年问题奶粉。

    时至现在才发出“彻查并坚决销毁2008年问题奶粉”,是一件幸事,还是一种悲哀?与其说原料是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不如说“原料”是2008年问题奶粉事件没有处理到位、没有引起深刻反思、没有建立严格而可行的食品安全检查监督体系。奶粉事件让“免检”制度寿终,但食品安全并不会自行“安全”起来,当时就有人提出:“免检”去了,“安检”快来,赶快给食品穿上“安检”外衣。

    实践无数次证明,企业的自律是很脆弱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蒙牛等奶制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曾联合发布“中国奶制品产销企业质量诚信宣言”。有多少企业兑现了自己庄严的承诺?除了查获的问题奶品,还有多少仍在“潜伏”?还有多少问题奶品正在“酿制”?企业的“道德血液”靠自我生成,更靠周密的检查监督机制“合成”,很多新鲜血液恰恰靠外力的“注入”。

    这次彻查是又一次“亡羊补牢”,能否真正“补牢”,民众在期待。“彻查并坚决销毁2008年问题奶粉”不是终极目标,更应将食品安全的“安检”制度“补牢”。如果没有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安检”制度要喝一杯“优质奶”“安全奶”。

    (摘自《广州日报》), 百拇医药(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