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家》 > 2010年第8期
编号:11995490
心理新知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健康之家》 2010年第8期
     一边微笑 一边抑郁

    将微笑展示给别人,将抑郁留给自己,这一边越强展微笑,那一边抑郁情绪就越重。这种人前强颜欢笑,回家后却恍然孤独,无名火起的人,正是“微笑型抑郁症”的受害者。

    无论他们内心深处有再多的痛苦,外在表现却还是若无其事,面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个人前途的需要”。这些患者,微笑过后是更深刻的孤独和寂寞。他们的行为具有表演性质,与他们的情感体验缺乏内在的一致,而难以表现其“真我”的一面。

    心理专家认为:“微笑型抑郁症”的根源是患者无法正当地处理外界压力,他们的共同点是不愿意倾诉,不愿意放弃“尊严”,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他们就像一个光洁的瓷瓶,一旦有个撞击,就会粉身碎骨。

    “微笑型抑郁”在从事服务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人群中比较集中,所以有这样倾向的人要注意培养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让自己的每次微笑都发自内心,遇到烦恼时要向亲友倾诉。症状较轻者可通过休闲活动来缓解,病症较重者要尽早接受治疗。治疗“微笑型抑郁症”应采取以生物治疗为基础,辅以心理治疗的方法。生物学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作为治疗基础,心理治疗是辅助治疗的手段,它必须要在服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进行。

    用“矛盾意向法”解除焦虑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焦虑情绪,是由于他们过分害怕那些令人担心的事物所造成的。有鉴于此,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称之为“矛盾意向法”的心理治疗技术,以此来解除人们的焦虑感,具体做法是:让焦虑者去做或盼望那些导致他们产生焦虑的事情,虽然这和自己的真正愿望相反,但其目的在于让他们把对某种事情的焦虑用相反的愿望所取代,从而使焦虑者的注意力转移到正常的活动中来。

    有个女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总爱脸红,她因这个毛病后来竟不敢与异性正常交往。心理医生就教她运用“矛盾意向法”来克服她的恐惧。即当与异性交往时,让她暗暗告诫自己:“别怕,脸红点也没事,红扑扑的只会增加我的魅力。”结果这位女学生再遇见异性时脸反而红不起来了。一位心理学家说他每次失眠后,就对自己说:“这下太好了,我又有时间可以来学习了。”然后他就披衣坐起,看一些轻松而不费脑筋的书籍,由于内心放松,过一会儿就有了睡意,很快就能安然入眠。即使偶尔睡不着,也不会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