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妇儿健康》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1106347
重新定义“狼来了”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日 《中外妇儿健康》 2005年第12期
重新定义“狼来了”

     一天,一个在山上放羊的孩子突然对着山下正在干活的人们喊:“救命啊,狼来了!”人们纷纷扛着锄头铁棒赶来打狼,可赶到时才发现,原来这是放羊娃开的一个玩笑。第二天,山上又传来了放羊娃“狼来了”的呼喊声,人们再次赶到,发现这又是一个玩笑。第三天,当再次传来“狼来了”的喊声时,这一次,人们没有理会,可是,狼真的来了,最后那个爱说谎的放羊娃被吃掉了……

    这是一个世代流传的经典育儿故事,它以残酷且直观的结果说明了孩子说谎的严重后果,从而教育孩子们要诚实,不能说谎,“狼来了”自然也成了孩子说谎的一个代名词。

    细心的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现,自从孩子有了“小性子”开始,他们就不得不开始与孩子的“说谎”打交道了。那么,孩子说谎真会有那么严重吗?我们不妨以一个现代家长的视角,重新解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狼来了”现象。

    想象式说谎

    出场人物:顺子妈(中学教师)
, http://www.100md.com
    顺子:2岁半城市:昆明

    场景:两岁半的顺子在楼下跟一群孩子玩儿,回到家里,妈妈发现顺子的裤裆里全都湿透了。“顺子,要小便时为什么不脱下裤子呢?”妈妈一边替顺子换衣服一边随口问。“不是我尿的,是一只大青蛙趁我一不注意,跑到我裤子里尿的!那只青蛙好大好大啊,我刚要去抓它,它就逃跑了!”顺子绘声绘色地说着。看着顺子很认真的样子,妈妈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什么时候学会了说谎?

    传统式的对话:

    顺子:那只大青蛙后来是变成王子逃跑的,楼下的大哥哥们都跑去追它的呢,可是没有抓住它!

    顺子妈:顺子会不会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啊,他怎么会编出这样的假话来了?看来真的不能再让他跟着楼下那群野孩子玩了。

    为什么&怎么办:
, http://www.100md.com
    这是幼儿身上经常发生的事——当着大人们的面脸不红心不跳地扯着一些“弥天大谎”,大人们常常会感到担忧。其实,这种“说谎”现象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3岁以前的孩子往往还不能分清想像和现实,那些自己“亲历”的离奇的事只不过是想像的结果。这是孩子认识外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对外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此种现象会逐步减少,直至消除。

    孩子们的此类“说谎”正说明他们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在此过程中,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加强,而这些“谎言”本身对人是无害的,因此,大人可以不必惊慌。但是,如果孩子经常说此类“谎言”,则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了,因为这会使孩子习惯性地将想像和现实混为一谈,长期下去,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家长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引导,比如顺着孩子的思维进行下去,和他讨论“谎言”里事情进一步的发展等等。比如在上面的故事中,顺子妈可以这样问顺子:“大青蛙变成的王子后来逃到哪里去了呢?”顺子可能就会胡乱答上一通。这时,顺子妈不妨走进屋里拿出那本青蛙王子的故事书,说:“王子一定是逃到故事书里面去了……青蛙王子说了,他一直就呆在故事书里,你的裤子就是你自己尿湿的!”不用多提醒,顺子肯定会记起自己尿湿裤子的事,并且会感到不好意思,这时的顺子就又回到了现实中来了。
, http://www.100md.com
    习惯式说谎

    出场人物:毛毛妈(中学教师)

    毛毛:3岁半 城市:大连

    场景:星期天上午,3岁半的毛毛跟着妈妈到同事朱阿姨家作客,一到朱阿姨家里,妈妈就夸阿姨家的房间布置得漂亮整洁,夸得毛毛心里直纳闷,妈妈在家明明老是跟爸爸说朱阿姨家很脏呢,为何现在却要夸朱阿姨家呢?吃饭的时候,妈妈又开始一个劲地说朱阿姨做的菜好吃,这一次毛毛可说话了:“朱阿姨煮的鱼太辣,炒的肉丝太咸,一点都没有我妈妈做得好吃!”这弄得朱阿姨很尴尬,而妈妈则使劲地朝他瞪眼睛。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告诉毛毛,没有礼貌的孩子是不受人喜欢的,毛毛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又一个星期天,妈妈再次带毛毛去朱阿姨家作客,毛毛一进门就大声说:“朱阿姨,你家里真是太干净整齐了,我妈妈在家里从来没有说过您家里乱得像狗窝!”妈妈一下子涨红了脸。

    传统式的对话:
, http://www.100md.com
    毛毛:上次我说了真话,结果被妈妈批评了,这一次我说了假话夸朱阿姨,妈妈一定会表扬我!

    毛毛妈:这小子哪里是在夸奖人家啊,纯粹是在拆我的台!看我回家不揍他一顿!

    为什么&怎么办: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说谎”有时就是大人们行为潜移默化的结果。此外,大人们有时教育孩子节制自己的欲望、礼貌待人或处理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等时,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教孩子说一些假话,而这些假话实质上就是在“说谎”。于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说谎”的习惯。

    孩子的此类“说谎”其实是他们努力适应外部世界的一种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此类“说谎”有利于建立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也让他们逐步体会到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但是,如果过于强调此类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一方面,有可能会使孩子忽略行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可能会使孩子形成假话可以代替真话的想法,不利于他们诚信意识的养成。
, 百拇医药
    家长们平时可以在待客、出入公共场所、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通过亲自示范或直接用语言传授等方式,教孩子学习一些礼貌用语、学会赞美与欣赏别人及其他一些社交技巧。而当毛毛一不小心实话实说“朱阿姨家里乱得像狗窝”时,需要总结与反思的则是毛毛妈了: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饰地乱议论别人,迟早会让孩子成为一个口是心非的说谎者。

    目的式说谎

    出场人物:妞妞妈(公司职员)

    妞妞:4岁城市:北京

    场景:4岁的妞妞一吃完早餐就到对门月月家串门,月月家还正在吃早餐,而且吃的是妞妞最爱吃的汤圆。“妞妞,你吃过早餐了吗?”月月妈热情地问。妞妞摇了摇头,月月妈赶紧给她盛了一碗汤圆。吃完了汤圆,妞妞邀请月月一起到她家玩。一进门,月月就告诉妞妞妈,今天她们家吃的是汤圆,而且妞妞刚才也在她们家吃了。可妞妞却大声辩解说自己根本就没有在月月家吃汤圆——原来,妞妞妈曾经关照过妞妞不得随便吃人家的东西。
, http://www.100md.com
    传统式的对话:

    妞妞:我可想吃汤圆了,可如果我说吃过早餐了,月月妈就不会再请我吃了;妈妈上次为我吃人家的东西打了我,我如果说在月月家吃汤圆,肯定又要挨打!所以我只能说假话了。

    妞妞妈:这孩子不但不听我的话,在外随便吃人家的东西,而且还敢对我说谎,看我教训她!

    为什么&怎么办:

    妞妞的“说谎”是有意识的行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欺骗性,这是她在运用自己理性思维推理之后所作出的决定。生活中,孩子们目的性“说谎”的出发点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有的是为了逃避或害怕惩罚,有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肯定或表扬,比如孩子的吹牛行为;有的是为了获得大人们的关爱,比如谎称自己生病了等等。由于自身能力及外部条件的制约,一些孩子不得不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

, http://www.100md.com     此种“说谎”行为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说谎”了,应当引起大人们的重视。发现孩子有此类“说谎”行为时,大人们应当具体分析引起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理解这些“谎言”之外的话外之意,积极解决通过孩子“说谎”行为所折射出来的问题。

    在上面的故事中,妞妞很想吃汤圆,而她家里没有汤圆吃且她妈妈不准她在外吃人家的东西,所以,说谎便成了妞妞吃到汤圆并且逃避惩罚的惟一选择了。因此,对于妞妞妈来说,她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第一,对妞妞“说谎”时的心情表示理解,但是要指出她说谎的错误性;第二,平时注重孩子的意见,比如根据妞妞的饮食兴趣等来安排妞妞的生活;第三,给妞妞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养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当发现孩子“说谎”时,大人们切不可采取简直粗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责罚,责罚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说谎”的缺点,反而会让孩子以更大的谎言来弥补已经发生的谎言,从而形成孩子“主动说谎——被动说谎——主动说谎”的恶性循环。

    如果孩子经过大人们有意识地纠正后,到了一定年龄仍然不能改正说谎的习惯,则有必要向心理医生求助了。, 百拇医药(晓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