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6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1265834
破解社区卫生发展的战略瓶颈(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姜 娜
第1页

    参见附件(1937KB,4页)。

     然而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张树静介绍说,“从医保的角度来说,目前,在社区看病的病人比较少的原因,一是用药不方便、受限制。医保用药分一级、二级、三级,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是过去的一级医院转轨,又没有享受到一级医院的用药范围待遇。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用药、防病治病上有困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对象大部分都是离退休的老人,因为行动不方便,才到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病。但是因为有些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不允许有的。比如抗血脂的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此类药就很单一,而在其他三级医院看病就有若干种同类的抗血脂药可供选择。如果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了病,然后再让到三级医院去开药,那是很不方便的。”

    据记者对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数家颇具代表性的社区服务站的进一步调查得知,用药的限制在北京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都存在,报销的额度也是统一的。那么,在此基础上社区医院如何吸引更多的患者呢?

    “过去都是单位来定,以后随着政策的放宽,在职职工可能有自主权来选择离自己近的医院作为医保定点单位。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选择到社区来看病,偶尔有伤风感冒,才到社区医院来拿些药,然而是社区卫生中心不是他的定点医疗单位,这就牵扯到了医保报销问题。”张树静说,“医疗保险都是指定的医院,一般都选择认为有资质为他服务的大医院,很少选择社区医院。而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都有相关规定,必须在家庭医生这里看病,看不了的病才能转大医院。现在中国还没有实现这种模式,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让病人放心是社区发展突破口

    可以说,北京真武庙月坛社区服务中心已经形成了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并且担负起了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功能,满足了社区居民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然而,在记者随后对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社区医院调查中发现,社区卫生的整体的发展却存在较大差距,发展极不平衡。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张树静这样分析:“社区医院发展好不好,跟当地的卫生主管部门有关系;另外当政策出台之后,基层医院怎样跟三级医院等大医院协调也是一个问题。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基层医院与三级医院怎么样进行双项转诊接轨,领导之间应该能达到共识。实现双项转诊以后,经济利益上双方是共赢的。由于考虑到经济利益问题、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医师的认可度的问题,所以,目前在很多地方还不能实现双向转诊。”

    结合服务中心的情况,张树静表示:“社区卫生服务强调以人为本,最大地方便老百姓,政策上希望政府放宽一些,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包括企业单位医保职工在选择就近医疗的时候要给最大的方便,包括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都应该考虑照顾到。

    据了解,月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到今天,在成长的过程中基层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张树静说,“月坛街道办事处给了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大支持。因为是老城区,又没有新开发的房子,政府虽然规定,现在新开发的小区必须有社区卫生服务的用房,但我们这里不可能实现,月坛街道很支持我们,每年给我们30万的房租补贴。”

    打破人才短缺瓶颈成为发展关键

    在冯小刚执导的《天下无贼》中,有一句后来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的“名言”:21世纪最缺什么?是人才!这种冯氏的幽默,却真实地在社区医院中存在着。针对记者“现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才资源现状如何?”的问题,张树静深有感触。

    “客观讲,在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上很紧张。”张树静直言不讳。

    “中国的社区医生、护士的人数远远底于其他国家,连1%都不到。我们的医护人员现在要付出相当多的劳动。我们的医务人员每天工作10小时,甚至12个小时的工作,工作严重超负荷。”

    在采访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时,站长侯武姿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任务重,工作内容多。卫生、民政、医保等的任务都压到社区服务站。比如,民政局让社区医疗站把低保、残障、精神问题、特困人员,还有卫生对口的部门要求我们对抗战的老干部、建国前老党员,各种级别的领导服务等这些要求太多,由于我们人员有限,医生和护士共4个人。整个社区居民区将近1万人,方方面面都要做到。”

    “现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学历、职称都相对较高。以复兴医院为依托,从技术含量、人才的知识结构都进行了重新组合,即所谓强强联合。比其他社区卫生服务要有优势。”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我们国家对社区卫生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月坛社区卫生工作起步算是比较早的,他们在人员投入、配比及人才培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张树静说,“由于国家的重视,目前来我们社区的人才都是大本以上毕业,还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这在全国都是没有的,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都到三级医院去轮转,之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并要参加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卫生局的全科医师的规范班或者是骨干班的培养,因此在这里工作的大夫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我们这里的站长都是主任医师。因此,给患者带来的都是高质量的服务。”

    “但是即便如此与国际上相比,我们的社区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张树静说:“现在北京市计划区全科医师、全科护士的比例是社区人口2000~3000:1,我们还远远不够。我们社区按满员编制应该是260多人,现在仅有126人。缺口很大。可能在今后,政府会出台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在人才来源上我们这里可能好一些,其他的社区可能更困难,因为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社区工作。”

    推动社区整体发展成为未来战略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市目前正在从政府投入、医保报销比例、医疗技术培训三个方面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

    今年起,北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将逐步取消病床,扩充正规全科医生的诊疗力量,增强社区医生对传染性疾病、大病临床症状的鉴别、处置及报告能力;并将加大医保药品的使用,对在社区医院看病取药的居民增加医保报销额度。目前,在西城区的汽南等四个社区,已经开始试点推行一些计划。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助理巡视员张大发曾经表示,北京西城区在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将对北京市加快推进卫生体制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并把成功经验推广开来,加快推进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更好地服务群众。

    不久前,卫生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称,中国城市卫生发展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滞后问题。今年,中国政府将加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望突破多年医改过程中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之瓶颈。卫生部有关官员称,政府鼓励各城市试推社区医院“首诊制”,探索建立社区医院与附近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努力实现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方便居民在社区看小病,发现大病症状向临近大医院转诊,减少患者辗转求医的环节和花费。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进一步说,卫生行政部门将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三级医院分别定位、发展各有的职能。社区医院主要承担辖区内居民的计划免疫、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和大病发现、转诊职能;大医院应承担重要、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医学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双方通过“双向转诊”,实现病人合理分留,同时合理配置、共享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

    相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37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