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25期
编号:11685664
经阑尾残端逆行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5日 王德良 杨宗林 王国义
第1页

    参见附件(293KB,2页)。

     小肠内排列术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是预防广泛肠粘连肠梗阻最有效方法[1],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内置导管的弹性作用使肠袢形成“S”状,损伤浆膜层或原有的粘连创面再行粘着愈合而固定肠袢的位置,避免肠管弯曲折叠处形成锐角而致管膜狭窄,从而达到预防肠梗阻的发生。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经阑尾残端逆行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P<0.01)、切口感染及裂开(P<0.05)、住院时间(P<0.01)、术后再梗阻复发率(P<0.05)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治疗。

    内排列术分顺逆行两种置管方法。有报道逆行插管法污染重,不利于术后空肠减压和肠内营养[2]。我们体会:回盲部属间位器官,本身位置较为固定,与右下腹壁固定后对盲肠、小肠运动功能无重大影响。通过严密缝合阑尾残端盲肠与右下腹壁,对腹腔应当不构成污染。顺行插管法必须将空肠造口肠管与前腹壁缝合固定,使处于游离状态小肠管人为悬吊于腹壁,增加了粘连面积,同时易使固定之肠管成角导致狭窄。

    置管长度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内置管长度为2根1.2米长F14-F16硅胶胃管首尾相连即足够[3]。我们认为逆行置管应根据小肠受损的长度及梗阻的部位高低决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