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4期
编号:11747862
王保国教授的博大人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第4期
     在与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医疗院长王保国教授的交谈中,记者深深地被这位身材魁梧、和颜悦色的首席专家所吸引。他那渊博的知识、闪亮的智慧、高远的心境都令人不由得心生佩服,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他那“行医、为师、涉政、爱党、利民、忧国”的博大人生。

    行医:拓展多项医学领域

    王保国教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麻醉,这是麻醉学科里最尖端技术之一。其特点以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为最难,还要兼顾患者心理需求,且结合手术要求保证术中患者生理功能的正常。王保国教授对每一个临床手术的患者都做到严谨的术前估评和准备;术中严密监测多项指标,完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理功能,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术后给予精心监护及脑细胞功能的保护等措施,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最佳的恢复。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王保国教授不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勇于开拓新的医学领域。由于术中血液的使用原则、用法用量基本是由麻醉医师来决定,于是王保国教授对患者术中安全用血做了深入研究。脑部血管丰富,术中极易出血,如实行传统同种异体输血法,不仅用血量大,而且感染的可能性成倍增加,且目前输血费用昂贵,给许多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989年,王保国教授在国内最先开展了“血液保护”技术,即被称为“最安全的输血法”的自体输血,包括预存式自体输血、急性血液稀释和回收式自身输血。
, 百拇医药
    2004年至2007年,作为首都发展基金“围术期血液保护的研究”项目负责人,王保国教授指出,就目前我国的医疗现状而言,大力推广自体输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国家文明、发达的标志之一。在这方面,仅仅依靠技术的改进和群众的自觉接受是远远不够的,医生也要更新观念,政府也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以促进自体输血的普及,造福人民。

    因患者术后围麻醉期需在ICU中管理,王保国教授逐渐将工作延伸到重症监护技术。此外,他还苦心钻研疼痛治疗技术。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和社会功能,具有普遍性,然而在中国存在疼痛得不到规范化处理的问题。疼痛是个非常个性化、主观、复杂的疾病,它的病因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治疗手段也因人而异。王保国教授针对不同的疼痛病因,给予个性化诊治,收到了奇佳的效果。

    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临床工作中,王保国教授分别带领着临床麻醉团队、ICU团队、疼痛治疗团队,并且一直坚持应用他所提倡的“血液保护”技术。
, 百拇医药
    为师:创新突破医学科研

    王保国教授不仅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还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带领他的学生在多个医学领域进行了创新突破性研究,尤其在针刺麻醉和镇痛等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课题研究——

    1986~1995年,担任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针刺麻醉与针刺镇痛的研究”中“针麻开颅手术临床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外科内分泌变化”和“针药复合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的分题负责人之一。

    1992~1995年,担任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针药复合麻醉的临床研究”课题负责人。

    1998~2001年,担任北京重点学科项目“临床麻醉学的研究”总负责人。

    1997~2000年,担任北京市卫生局科研课题“颌面部疼痛治疗的研究”负责人。
, 百拇医药
    2000~2003年,担任北京市科委科研课题“亚低温的临床应用研究”分题负责人。

    2003~2005年,担任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乒乓球运动员颈椎病发病特点及其临床诊断、治疗的研究”项目联合负责人。

    2007~2011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课题中“开颅手术针麻理论及发生机制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王保国教授桃李满天下,已培养出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46人。现在还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呕心沥血地奋斗在科研、教学第一线。

    涉政:探索完善医疗管理

    1997年6月,王保国教授担任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主任。2003年4月开始担任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处长。除了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还要涉及部分医院临床行政管理工作。
, http://www.100md.com
    在繁杂的医务管理工作中,王保国教授依然保持着任劳任怨,多干多思多学的作风,提倡并实施“动态医疗质量监控”。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是医疗服务的永恒主题。通过医疗质量监控,不但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给予解决,而且可以发现好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通过监控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人才成长、提高医疗信誉的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王保国教授于2003年至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斯特福大学,学习EMBA和MBA课程。又于2006年7月至2007年2月在北京大学学习医院高级财务管理(CFO)培训课程。他学耕不辍,在医疗行政管理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将“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发展到“改善或营造一个好的医疗环境”的认识,创建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后,他开始了创新、实践自己的医疗管理理念。

    爱党:平凡、危难中坚定信仰

    行政管理工作扩宽了王保国教授的视野和心界,并且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做一个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员。
, 百拇医药
    怀有远大理想的王保国教授脚踏实地从本职工作干起,从每一件平凡的事做起,爱岗敬业。他不但刻苦钻研业务,还有大局意识,将自己从事的治病救人工作与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爱结合起来,吃苦在前,乐于奉献,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2003年4月,“非典”疫情肆虐。王保国教授临危不惧,毅然主动请求参加并担任抗击“非典”医疗队队长。在抗击“非典”一线,他既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员,又是冲锋陷阵的战斗员。他带领两批医疗队队员,奋战在临时改建的病房,克服种种困难,先后救治了57例“非典”患者。当时大家都称王保国教授是队里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先锋模范作用下的带动,两批医疗队中92人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并在“一线”发展了4名党员。

    抗击“非典”中,王保国教授尽可能地收集完整的临床数据,留下宝贵的资料,后担当起了科技部“十五”863计划重大项目:“非典型肺炎防治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分题“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分中心负责人。
, http://www.100md.com
    当年,王保国教授被评为“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党员”、“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党员”、“北京市抗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

    利民:高尚的情怀和思想

    作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王保国教授,在行医、为师等各种工作中,时刻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如何利民”。在探索中寻找答案和方案,他有一股超出普通医生所具有的利民思想和情感。

    在多年的工作中,王保国教授看到了我国医疗制度不完善,出现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找专家看病更难更贵”等一系列问题。他苦心思索、分析多年的临床经历,并总结行政管理经验后提出:医院不能单一化,必须要多样化,建立不同的服务模式,针对不同的人群。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下,组建院前、院中、院后的服务团队,将服务意识发自内心地表达出来。他与多位志同道合的医学专家筹建了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实践着他“一切利民”的医疗思想:“以患者为本,行政后勤围绕医疗转,医生护士围绕患者转。最终的落脚点是患者,从患者出发,最后又回到患者这一点上。医院杜绝一切不良作风及商业贿赂等行为,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减少经济开销。”
, http://www.100md.com
    走进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一流的服务给患者以家的感觉,随处感受到的都是温馨的微笑、体贴的关怀。患者的诊断治疗、保健康复、生活起居、饮食运动,都有专门人员提供指导和服务。医院工作中无处不体现着王保国教授高尚的利民情怀和高度的利民思想。

    忧国:远见卓识,用心良苦

    怀有利民思想的王保国教授对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忧心忡忡。虽然改革已持续20年之久,但是他认为进展仍旧滞缓,现今的医疗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

    2008年1月,王保国教授任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医疗院长、麻醉学科首席专家。王保国教授希望“三博模式”成为我国医改中的第一个先验案例,以他的成败来验证中国医改的前进方向,并为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作出贡献。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是中国第一家由医学专家发起,以“博医、博研、博教”为模式,经济上走“多元融资”渠道的医院,办院理念为“以医疗技术为核心、以医疗质量为生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三博模式”有着重大的创新意义。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采用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并不断持续改进,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适合中国的医疗价格和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并且还彻底解决了“以药养医”,“红包”、“回扣”等问题,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

    王保国教授急患者之所急,痛民之所痛,忧国之所忧。他孜孜不倦地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现代化医院而努力着……, http://www.100md.com(韩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