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1779907
局部注射地塞米松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5日 杨连山 孙洪梅
第1页

    参见附件(1274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局部肿胀、开口困难、疼痛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96例需要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麻醉后拔牙;试验组在麻药中加入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拔牙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面部肿胀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开口度和疼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可以有效地减少拔牙后的肿胀,但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开口困难和疼痛无明显预防效果,且术后肿胀、开口困难、疼痛之间并不一定正相关。

    [关键词] 阻生智齿;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拔牙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b)-080-02

    阻生牙(impacted tooth)多需拔除,最常见的拔除原因为反复发作的智齿冠周炎,以此原因来就诊拔除者占58.5%[1]。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常有局部肿胀、疼痛及开口困难等现象,对于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有拔除后立即给与冰袋冷敷、术后输液抗感染、局部用药等多种方法[2]。笔者于2002年起对96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采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6月~2007年9月来我院就诊,确诊为下颌阻生智齿需行拔除术且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96例,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22~45岁,平均31岁。拔牙前依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术前详细记录姓名、性别、年龄、阻生牙部位、类型、局部有无炎症、拔牙方法、术中情况(有无疼痛、断根等)、拔牙时间。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拔牙前均测量面颊径及开口度。常规行下齿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麻醉起效后,试验组以地塞米松1 ml(5 mg)加入2%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2 ml稀释混匀后注射于下颌阻生智齿颊侧及远中软组织内。对照组则在相应部位注射含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2 ml。随后对不同类型的阻生牙采用锤凿劈冠法、涡轮牙钻拔除法将智齿拔除,清理牙槽窝,牙槽骨复位,黏骨膜瓣复位并缝合,压迫止血,常规医嘱。创口较大者均予以间断缝合,术后常规予以口服抗感染药。

    1.3 观察指标

    阻生齿拔除后,嘱患者分别于术后24、48 h复诊。复诊时观察疗效采用双盲法,主要观察指标为局部肿胀、疼痛情况和张口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面部肿胀评定标准,肿胀程度采用医生主观判断和测量法相结合进行[3]。按以下标准评价[4],将肿胀分为3级,Ⅰ级:自患侧耳垂下至颏部正中与术前相比增长<2 mm,外观基本正常;Ⅱ级:自患侧耳垂下至颏部正中增长2~12 mm,外观明显肿胀;Ⅲ级:自患侧耳垂下至颏部正中增长>12 mm,外观严重肿胀。

    张口度用游标卡尺测量[5],以患者上下中切牙间距离为标准,>20 mm为Ⅰ度,10~20 mm为Ⅱ度,<10 mm为Ⅲ度。

    疼痛和吞咽痛以患者自诉轻、中、重分为Ⅰ~Ⅲ度。

    三项指标Ⅰ度视为正常,Ⅱ、Ⅲ度视为有并发症发生。

    2 结果

    试验组术后面部肿胀、开口困难、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3.33%、24.59%、37.50%,对照组面部肿胀、开口困难、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3.33%、35.41%、41.67%。经χ2检验,两组面部肿胀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开口度和疼痛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面部肿胀、开口度和疼痛分级(例)

    3 讨论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拔除。多数下颌阻生牙患者都有冠周炎反复发作史,且一半以上出现间隙感染[6],拔除患牙成为彻底治疗感染的手段。

    通过本观察可以看出,试验组术后面部肿胀发生率为33.33%,而对照组为83.33%,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故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拔牙术后局部肿胀,但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开口困难和疼痛无明显预防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术后开口困难及疼痛与多种因素有关,但由于局部肿胀的减轻,开口困难和疼痛随之也会有所好转。

    阻生牙拔除术后肿胀与拔牙方法、拔牙难度、操作时间、创伤创伤大小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有关。拔牙肿胀多见于阻生位置低、操作较困难、创伤较大的手术。肿胀多见于术后第2天,一般在术后24~48 h,肿胀最重,以后逐渐消退。局部肿胀最明显的部位多位于颊部与第一磨牙相对处,肿胀范围多以此为中心[4]。术后肿胀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开口困难及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吞咽疼痛等症状,如继发感染,可伴中性粒细胞升高及其他感染征象。多数学者认为,拔牙后肿胀程度与开口困难、疼痛三者间呈正相关,如肿胀减轻,开口困难、疼痛等症状将随之减轻。在本观察中,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可以有效地减少拔牙后的肿胀,但在疼痛及开口受限方面与常规处理方法没有差异,故笔者认为:术后肿胀、开口困难、疼痛之间并不一定正相关。

    [参考文献]

    [1]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现代牙拔除术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63.

    [2]邱蔚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7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