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1801829
三种采血模式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5日 何 磊
第1页

    参见附件(1456KB,2页)。

     通过分析可知,三种采血模式所测项目WBC、RBC、HGB、HCT各组间的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虽然从理论上末梢血稀释结果稳定性差,但采血者均是多年从事检验工作、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从而避免了以上末梢血稀释结果误差。尽管如此,末梢稀释血的PLT结果与静脉全血、末梢全血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而静脉全血、末梢全血结果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与赵传卫等[3]用ABX60血液分析仪检测静脉全血与末梢稀释血的结果相一致。郝少丽等[4]比较了108人的手指血和静脉血血样,结果显示,WBC、RBC、Hb、MCH、MPV、PDW、P-LCR与静脉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指血HCT、MCV、MCHC、RDW-SD、PLT、PCT与静脉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尹杰等[5]比较了预稀释末梢血与防凝全血,结果显示,WBC、RBC、HB、HCT、PLT在两种模式中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刘增义等[6]运用Sysmex KX-21N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了86例门诊患者及体检者的预稀释末梢血和静脉全血的血常规,对2种方法所测得19项参数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差指数”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WBC、RBC、HGB、MCV、MCH、MCHC、PLT、RDW-SD、PDW、MPV、P-LCR 11项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差指数”分析,WBC、PLT指数较大,但两种方法所测得的主要参数结果均符合临床要求,表明PLT结果在预稀释末梢血与防凝全血比较中差异最大,与本结果一致,但他们均没有对静脉全血与末梢防凝全血作比较。笔者认为,其他测定指标如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等均由以上各参数计算而来,细胞形态也不会因采血模式不同而发生变化,白细胞分类、RDW、PDW、各细胞直方图等均不会有显著性差异,因而不作统计分析。基于以上结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采静脉血较困难的患者时,可用末梢防凝全血替代静脉防凝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也可满足临床需要,不主张用末梢稀释血测定。

    为了尽量减少采取末梢血时的误差,在操作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取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婴幼儿太小,可用大拇指、足跟采血,严重烧伤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时扎针要适当深些,在不挤压的情况下,让血液自然流出。擦去第一滴血,让血液直接流入防凝管,或用大容量的一次性吸管移入防凝管,轻轻混匀,不能混出气泡。不要立即测定,应静置5 min后再行测定,以保证充分混匀。

    [参考文献]

    [1]熊立凡,李树仁.临床基础检验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42.

    [3]赵传卫,曾文俊.血液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检测静脉及末梢血液标本的比较[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