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20期
编号:11801792
“铲”通硬化闭塞的血管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第20期
     日前,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向外界宣布,该院在国内率先引进和使用了外周血管斑块切除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据记者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60%。动脉粥样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后,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这种疾病被称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闭塞症可见于全身动脉,周围动脉硬化以颈动脉、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最为常见,上肢动脉较少累及。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显示,我国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病率高达12%~20%。其主要表现为患肢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肤色苍白、温度降低、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严重者发生缺血性组织坏死和溃疡。广泛坏死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干性坏疽可变成湿性坏疽,诱发全身脓毒血症。15%~30%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发展为严重肢体缺血。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的预后很差,一年后有30%左右的患者需要截肢,25%的患者死亡;两年后截肢患者中有30%的死亡率。
, 百拇医药
    据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伟教授介绍,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传统手术治疗主要是外科旁路手术,即动脉搭桥。该手术创伤大,且易发生并发症。而在临床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大多为高龄老人,由于身体状况差,常无法耐受开刀手术所带来的痛苦。为了避免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的缺点,医学界近二十几年来逐步研究和发展了微创的血管腔内治疗技术。

    最常见的腔内治疗技术是使用球囊扩张成形和支架植入,这些方法是通过扩张和支撑的形式将完全闭塞的血管打开,以解决下肢缺血的问题。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技术自出现以来,便一直作为血管腔内的主流技术应用于临床,但其在下肢动脉的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下肢动脉由于肢体运动往往要承受各种压力,如扭转、压缩、拉伸等。这些机械损伤可能会造成永久性植入体内的支架发生断裂;另外,通过机械手段挤压斑块贴壁的球囊扩张,会导致斑块脱落远端小动脉的栓塞;若压力过高又会造成血管壁损伤,因血管内膜增生而发生术后血管再狭窄。

    作为动脉腔内治疗手术的一个分支,外周血管斑块切除系统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技术。郭伟教授认为,腔内斑块切除术的问世,有效弥补了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在治疗中存在的不足。据郭伟教授介绍,腔内斑块切除术的原理是将带有旋切刀片的导管送入病变部位的动脉腔内,通过电源激活旋切刀片并多次推送导管通过病变部位,把血管壁上的斑块切除下来并储存在导管头端,切割完成后将导管和斑块一起取出。该技术具有介入操作成功率高、治疗指征宽、可重复操作的特点,其优势在于,不仅可以直接清除斑块,恢复血流,而且手术后血管内不留下任何异物材料;同时,也不会对血管壁造成气压伤,因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引起的再狭窄。腔内斑块切除术可以治疗从股动脉到足背动脉的所有下肢动脉病变,尤其适用于一些不宜植入支架的位置,如股动脉、腘动脉及膝下血管等。因此,该方法对于目前通行的腔内技术(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 http://www.100md.com
    郭伟教授说,在过去几年里,国外临床医生已经获得了大量外周血管斑块切除系统的使用经验。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外周血管斑块切除系统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是有效的方法,其在股腘动脉和膝下动脉手术中成功率很高,并很少使用附加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初期和中期通畅率、救肢率。因此,外周血管斑块切除系统对于股腘动脉和膝下动脉病变是很有价值的选择方案。

    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在国内率先引进和使用外周血管斑块切除系统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之后,已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此项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据记者了解,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是我国著名的血管疾病专业治疗中心,该科室长期致力于应用传统血管外科和血管腔内两类技术处理血管疾病,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一贯强调综合治疗,将控制危险因素、锻炼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技术紧密结合,通过对肢体缺血程度和病变形式进行分类,将合理的手术设计落实在特定的病变之中。近十几年来,该科紧跟国际学术发展潮流,在我国很好地开展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微创腔内治疗,在下肢动脉的真腔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技术、内膜下成型技术、动脉内取栓与插管溶栓技术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该科还建立了我国首个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室,使复杂的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有了良好的治疗平台。这种外科与腔内技术相结合来处理疾病的形式,将使复杂病变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http://www.100md.com(凌 寒)